從殘破到豐盛的人生

——潘唐娜(Donna Parachin)專訪

 

採訪/史隆(Sloan Milliken)

翻譯/林雨

 

 

2014年3月KRC退修會開始前,我未曾聽過潘唐娜的名字,也對她一無所知。我不知道她足跡遍佈全球,服事眾人如同在KRC服事我們一般;不知道只需要與她相處兩秒鐘,就能感受到她洋溢著從神而來的愛、喜樂與生命力;不知道只需要聽她分享兩分鐘,便能看出她懷有大智慧,卻全然真誠,謙和無偽。我也沒有領悟只需要聽她一、兩堂課,就能發現她毫不吝惜地傾倒關愛在你身上,因為她看重你,如同神看重你!


在那個週末我深受觸動、激勵。盼望藉由此篇採訪,你也能得到幫助。

─史隆

 

我知道自己是誰嗎?


史隆:唐娜,如妳所知,世人都在尋求「整全的人生」。這沒關係,因為內心想要快樂、健康、遠離痛苦並沒有錯,教會裡的人同樣追求這些。只是憑良心說,我們這些信主多年的基督徒對於許多切身的掙扎,往往只找到膚淺的解答。妳對我們為什麼試圖遮擋內心真相而難以找到深層的醫治有什麼看法?個別的信徒及領袖們又能做些什麼?


唐娜:這些問題很沉重,我會試著分開來回答。我想有一件事需要做的就是效法耶穌,祂是領導者的完美榜樣,也是為人兒女的完美榜樣。祂確實知道自己是誰─天父的兒子。祂的使命是討父神的喜悅,只做父神要祂做的事、只說父神對祂說的話。他們父子之間維繫著相當深厚的關係。


當我們朝向「整全的人生」邁進時,這便是關鍵。每個人生都是一篇故事、一段旅程,每個人也都會遇到挑戰。我們一生中的經歷,往往決定於內心深處相信自己是誰。身為基督徒,我們很容易一邊忽略這點,一邊還在宣揚神的話。很有可能,當我們說自己已經靠著耶穌的寶血得救、成了神的孩子、走在信心的道路上,這同時,我們偶爾還會茫然,得用經文來打發過去的傷痛。

 

▲耶穌與父神的關係是我們的榜樣。(圖片來源:http://dappledthings.org/wp-content/uploads/2014/09/heinrich_hoffmann.jpg)


當我們細看耶穌的事工,祂確實走進人的生命,醫治傷心人,使被擄的得釋放(參考以賽亞書六十一章;路加福音四章)。耶穌宣告祂來,是要恢復尊榮,並且榮上加榮。約翰福音十章10節更明白指出,祂來,為要幫助我們活出豐盛的人生。


許多人往往安於差強人意的生命,這點可從他們如何與人溝通,以及與家人、教會,甚至與任何人的關係上看出來。這些關係是自然流露、控制操縱,還是凌虐惡待?對於我真正的身分,呈現的是否只是假象?


我們接受的自己,往往遠不及在基督裡的真我,主要因為對「傷心」這概念所知有限。我們實在需要觀察耶穌的服事。幾乎從福音書中記載的每一件事都可看到,耶穌的醫治絕不限於身體復原或靈魂得釋放。當耶穌做這些事時,祂肯定人的價值,也恢復了他們對自己身分的信心。以那個前來求耶穌醫治的漢生(痲瘋)病人為例,當時這些病患與社會、家庭、社群完全隔絕,被摒棄在外,任他們自生自滅。這對人的心理會造成何等負面影響!耶穌所做的又是何等了不起!耶穌不但真實觸摸了那人,還說:「是的,我要醫治你。」這個人上次被觸摸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何時有人按著他的本相尊重過他?


綜觀福音書,可以看到耶穌尊重人,按各別需要滿足他們,不單是身與靈,還有心。現代科學告訴我們,許多身體上的疾病源自內心。從我個人的經驗,我完全贊同這個說法。從另一個角度看,當我們在這些沒有得到解決的衝突中掙扎時,不論是困惑、懼怕、被遺棄或遭到忽略,或者活在永遠達不到的期望中,在在都會影響我們如何活出生命,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我深愛耶穌的榜樣,因為祂向我們顯明祂的父,祂關注家庭與關係。祂對我們的生命體驗有敏銳的感受,而我們慣用這些生命體驗來界定對自己的信念。


許多牧者能把神的話傳得很好,卻不知道如何彼此關懷。我們不懂如何以真實的自己彼此對待。不是說我們不好,也不是說我們不肯,而是往往沒有一個好榜樣。以基督的心為心是必要條件。借用耶穌的辭彙,就是牧養。牧羊人照顧羊群,一直待在旁邊,保護羊群、愛著羊群,時刻留意哪一隻是否走丟。我喜愛這個畫面。在生命的建造與重建中,這幅景象表現出真正的關懷。走向「整全的人生」,其實就是深刻認識自己真實的身分。這是一段轉化、改變的過程。我們相信自己是神的珍寶與禮物嗎?我們相信自己既可愛、生命又有目標嗎?


▲以耶穌的話來說,生命的建造與重建,好比牧人愛護羊群。(圖片來源:http://marques.silvaclan.net/wp-content/uploads/2010/05/Good_Shepherd_Tinted_Pencil.jpg)


我知道什麼是愛嗎?


史隆:請妳分享自己的故事,說說神如何在妳心靈破碎時,使用來到妳身邊的人,轉變了妳的生命?


唐娜:當我還是孩子時,生命便由各式各樣的暴虐交織而成。童年的痛苦不可言喻,至於有多痛,我只能說,列出你所能想像的每一種虐待,然後讓想像力無限延伸下去─就是這麼慘不忍睹!


這樣的成長經驗教導我,人生太危險,需要自求生存之道。那時我迷惘又滿腔怨憤,表露出來的,就是青春期的放蕩不羈。但這不是因為我本性很壞,而是我按著環境放進我裡面的東西,一模一樣地反映出來罷了。我從孩童時期學到「性就是愛,愛就是性」,所以十六歲時,我已經流落街頭,行在人生最深沉的幽谷。


經過一連串的因緣際會,我遇上一對衛理公會的牧師夫婦。他們對心靈破碎的年輕人滿懷慈悲憐憫,常常走入街頭巷尾,相信神會帶領他們到需要愛和幫助的人。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當這位俊秀的男士第一次展開雙臂攬我入懷時,我的身體立即僵住。過去的經驗告訴我,擁抱無非是性的前奏,而不是愛的表達。但我定睛注視,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一個男人眼中看出愛。這是真的,他的確關心我。


這對夫婦成為我和其他人的屬靈父母,後來還把我們接到家裡,一住四年。他們愛我們,愛到我們得到全人的醫治,而不只是遵守一堆教條。十七歲時,我已經和女兒流落街頭,生命殘破不堪。然而他們愛我們,欣然接納,並不以我們為恥。如同使徒保羅所說,我們需要在基督裡有屬靈的父親,如同摩西對約書亞、以利亞對以利沙、保羅對提摩太、耶穌對門徒一般。神差派了這對夫婦成為我和其他人的屬靈父母。


這對夫婦致力奉行基督教義,也認得出背後壓迫我們的邪惡勢力。一旦發現,他們便禱告,而非論斷。同住的四年中,他們確確實實成了我們的父母,傾其所有在我們身上。

 

▲天父樂意親近我們,也讓我們日日與祂連結。(圖片來源:http://youngurbanmoms.com/home/wp-content/uploads/2010/06/shutterstock_48680467.jpg)


神能把來自加拿大北部一個窮鄉僻壤幼小的破碎生命,轉化成足跡遍佈全球的復原心靈,想來實在奇妙。我常說自己不必讀見證集,因為我的生命就是一篇連自己都驚歎不已的見證。


今天成為這樣的我,是因為這對夫婦不單聽道、傳道,而且真實行道。他們願意去愛那不可愛的人;他們在我破敗的生命中行出耶穌的腳蹤。我的人際關係是如此混亂不堪,如此扭曲。聽到神是樂意與人建立關係的神,對我可說是無關痛癢,畢竟經驗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點也不可靠。


然而這兩人深深相信一個人的價值,相信連一隻小羊都值得尋回,並且信任神能恢復並使用這殘破不堪的生命。這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至今我仍要讚歎有人願意用這種方式向我顯明耶穌。這對夫婦並沒有對我「宣講」耶穌,而是讓我看到以耶穌為榜樣的生命。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提起「榜樣」:我們向世人示範出什麼?我們學的樣式只是教會的外在形式,能舉辦很好的聚會和傳講很好的信息嗎?我們是否以基督的心為心,尋找那隻小羊,以愛牽引他進天國?


▲誰的生命是完美的?破碎之後能得醫治、復原嗎?(圖片來源:http://1.bp.blogspot.com/-Ta_o7mGKZBE/TY-XuXFIVfI/AAAAAAAAAHk/nlH5L5kVqAo/s1600/1.jpg)


我知道自己的價值嗎?


史隆:請進一步闡述妳在講座中所提過,「得醫治就是學習同意神」的觀點。


唐娜:追根究柢,神的心意是要我們的生命恩福相隨。回溯到猶太人對祝福的了解,都按一生中的幾個關鍵時刻:母腹中、出生、發育、青春期、結婚、年老,直到死亡。猶太傳統稱為「人生七大祝福轉捩點」。許多人在這些關鍵時刻錯失了無條件的祝福及肯定,所以需要重新找出自己在生命中的定位。


我們會接受自己內在的樣式,也按此生活,是回應了過去的經歷和家庭背景。舉例來說,小女孩在考試得滿分時受到肯定,她會這麼想:如果我拿不到滿分,我就沒有價值。


不論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們一生都會接受這些經驗為真理。這些我們認定的真理,往往與神的話所論及「我們到底是誰」背道而馳。挑戰因此而生。家庭生活也好、教育背景也好、文化薰陶、人際關係,甚至重大打擊,統統劃定了我們的信念,經歷中的接納也成為極大的勢力。我們不會刻意去想,只是單純按出生以來在我們面前一再重覆的模式反應出來。甚至在許多時候,我們也沒法完全認知自己所內化的意念。


聖經教導,真理使我們得自由。對許多人而言,他們知道神的話是真理,也當作知識來相信,但不見得親身經歷。比方說,有人相信他們的價值決定於自己成就了哪些事,即使我們注視著他們,對他們說:「不對,事實並非如此。單單因為你是這個家庭的一員,你就會受重視。」你可以告訴他們一百萬次,他們也可能在理智上同意,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們還是會把「價值由成就決定」的這個想法當真。


由於這些念頭牢牢盤踞,決定了我們如何活出生命,限制了我們經歷神。神是一位充滿愛的父親,祂樂見我們活出自由的生命,甚至過著清潔、透明的生活。人們會覺得這樣做很危險,因為人的天性是隱藏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只顯露想讓別人看到的一面。我們認同這些想法,毋須言語,從我們怎樣生活就可以顯現出來。


所以若想通往「整全的人生」,就是要到達內心那些糾結點,挖掘出到底我們相信自己是誰。在那一刻才有辦法問:「我的領受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塑造了我的理念?這與聖經所說關於我是誰的教導是否牴觸?太多時候,我們所相信的與神的話正好相反。邁向「整全的人生」時,我們要一點一點擺脫這些想法,好確實達到真理。一旦我們領悟自己所信與神的話背道而馳,也要意識到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好,只不過人生就是這樣教我們。重要的是在邁向健全的道路上,要了解我們所認同的人生信念和對神的信念,還有對家庭、人際關係、自我價值等信念,也會在我們正視整全、醫治,並轉化成耶穌的形象時,成為重要的元素。這是對繁複過程的簡單回答。


我知道何為真誠的關係嗎?


史隆:妳是否認為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願意誠實並開放地看待與神、與人的關係?


唐娜:簡單回答是:「當然。」你問大多數人,他們也會有相同答案。難就難在對不少人來說,原生家庭的關係都挺糟糕的。這就是為什麼我經常引用耶穌和父神的關係。神是一位愛的神,愛卻經常被人誤解。不過耶穌向我們顯明愛的心腸。經文中呈現出耶穌在所處的各樣關係裡,真誠關心,真實體現出天父的心腸。祂如此行,是要表明關係本該如此。最佳的家庭關係可以從三位一體真神的和諧與融洽中看出來。


關係確實是我們能得到最美善的禮物,可惜對不少人也成了最大的挑戰。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與人連結。不是不關心,而是不懂得如何彼此真誠相待。我們活不出透明的好榜樣,害怕當別人真正了解我們的本相以後,就不再接納我們了。許多基督徒就這麼活著。他們想要有歸屬感,因為神如此造我們;想要和其他基督徒在一起,因為我們理應如此。這就叫「神的家」,我們被稱為「神的家」,而維繫之道即為關係。


那麼當談到與神的關係時,會反應出我們對關係的所有認知。假使我們不知怎的相信了需要靠所做的事來賺取位分或贏得喜愛,在面對與神的關係時,也會從同樣的視角出發。這並非我們不好,也不是刻意想要自己認同什麼,只是單純活出內在的榜樣。如此一來,教會裡往往可以找到非常好的僕人,因為我們常常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事,好得著神的喜愛。不過與神、與人真正的關係並不是這樣運作的。


我們受造成為能施予並接受深情摯愛。經歷了愛,很容易就能以愛回報。愛若是真實的,我們也容易成為真實的人。可是多少關係因懼怕、轄制、駕馭、操控、怒氣等等受累,這些只會疏離關係。


許多人會這麼想:「我可能做得不夠多,惹得神生氣。」他們會覺得必須做更多事。事實上神會這麼對我們說:「孩子,我單純愛你,因為你是按我的樣式所造,你是我的兒子,妳是我的女兒。」我們不可能做什麼好贏取神的喜愛,來賺得無限的神那無限的愛─不可能的。套用我常說的話:「全能的神恰好是我老爸!」


▲看看聖經怎麼說我是誰,真理能使人得自由。(圖片來源:http://thebeausejourpulpit.files.wordpress.com/2012/07/joy.jpg)


我知道神多麼愛我嗎?


史隆:我們能在自己身處的關係與教會中做些什麼,好營造醫治與自由的氛圍?請推薦相關資源,並分享妳的感受。


唐娜:坊間有許多延伸閱讀資料和影音教材,這些都是極好的工具。還有兩件事能有助於你所說的有待營造的環境。首先,教導周邊的人怎樣才能與神維繫真實的關係,我們責無旁貸。再者,我們需要許多屬靈的父親和母親。


就第一點來說,我喜歡幫助別人學習與神日日連結,關鍵在於記住這是一種關係。拿禱告作例子,這不是獨白,而是與神來往對話,並學習與祂連結。以我個人的看法,這是基督徒天路歷程中最重要的層面之一。


關鍵在於從中學習接受祂的愛。我鼓勵人們每天都這樣問:「今天父神是怎麼地愛了我?」或是:「祂今天如何肯定了我?」然後花點時間靜心聆聽。我們有時會犯錯,然後嚴嚴地責難自己。神的奇妙就在於祂是如此恩慈,當這樣的愛觸及我們時,就能容易說出:「神啊!請原諒我。」這就是為什麼學習聆聽祂的聲音並接受祂的心意是如此重要。


同樣的,學習聖經,從教導「關係」的核心真理中得到肯定。要如此行,首先需要了解神的特性。祂總是憐愛、恩慈、溫柔、關切。有了這樣的認識,當經文中一些字句凸顯出來時,我們便能夠停下來問祂。以約翰壹書四章19節為例,我們可以問:「這會是什麼樣子?什麼叫作被神所愛?」不要註解或背誦某段經文,只要停下來,讓神在那個當下對你說話,讓祂藉由話語的力量來觸動你。我看過許多人單單這樣做,屬靈生命就已經顯著成長。


至於屬靈父母,保羅說,好教師一籮筐,為父的卻寥寥無幾。我們安於教會中好的聖經教師和聖經詮釋者,但屬靈父母的模範難得一見。


我們都會在人生中經歷一些難處,可能是我們曾做過的事、不光彩的過去、不好的決定、家裡糟糕的榜樣等等,太多了。這些事發生了,到頭來毀掉內心的信任,而沒有信任就不能有真誠的關係。因此生命邁向整全的旅程中,仿效真愛相當重要。如此能建立信任,活出以耶穌為榜樣的真誠生命。


在我年幼時,就算有人對我說過一百萬次:「難道妳不知道神愛妳嗎?」我的經驗仍然是沒人愛我,因為我所見到的關係實在太糟糕了。因此,若要在教會營造醫治的環境,可以先找出那些天生有關懷的恩賜人,給他們工具。營造醫治的環境也是讓人們看到,關鍵在於在神裡面發展出穩固的身分。真誠與充滿愛的關係能使人敞開心懷,承擔生命中的難處,不覺得曝光或不安全。只有在一段過程後,締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安全和信任的環境,才會得到可長可久的醫治。


(註:原文刊載於神國雜誌37期英文單元)

 

潘唐娜牧師臺灣服事亮點


之一:

每當講座時,我常邀請學員上臺示範。那天上來一位年輕男士,當我以手環繞他的腰時,他立刻全身僵直,不知所措。當他第二次想掙脫時,我又輕柔地把他拉近。第三次他試圖掙脫,說:「唐娜牧師,我們的文化中沒這一套。」我回答:「歡迎來到神的文化。」不到五分鐘,這個年輕人淚流滿面,他說從小到大沒人像我這樣擁抱過他,也從未聽過「我愛你」這三個字。就在這個現場,天父愛著祂的一個小子。他後來對我說,那一天、那一刻改變了他的生命。奇妙的是,這年輕人是個心臟科醫師。你看,天父多麼有趣,祂那天觸摸的是一個心臟科醫師的心,而祂才是掌管人心的主。


之二: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帶著雙胞胎的媽媽,我讚美這對小嬰孩好漂亮。她立刻回答:「哪裡!沒有啦!」我才知道她這麼說是源於當地的自謙文化,而沒有意識到這會對孩子們漸漸成形的自我形象帶來多大影響。父母親其實是孩子自我形象最有力的模塑者!於是我幫助她學習從小就有意識地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是天父的珍珠寶貝。


之三:

另一次,我隨意叫了一位男士上臺,他恰好是牧師,我後來才知道他的服事面臨很大的挑戰,自己也深陷憂鬱症的折磨。接下來兩個小時中,在現場會眾面前,我緊抱著他,像母親懷抱孩子,為他禱告,傾倒愛來服事他。愛的力量打破懼怕、焦慮、壓力、憂鬱,他說從那時起,憂鬱症痊癒了。今天他繼續在神的國度發揮影響力,活得快樂、充實;他知道自己是蒙愛的人,也繼續傳講神醫治的愛。

 

 

受訪者小檔案
潘唐娜,過去十七年來全職事奉,把神醫治大愛的信息帶到世界各地。因來自不健全的家庭,她樂於分享神的真理,並看到受傷的人們因此受到超自然影響。與丈夫潘艾力(Alex Parachin)共同創立並服事於「不止息的祝福」(Unstoppable Blessing Ministries)事工,現居加拿大多倫多地區。

 

記者小檔案
史隆,本刊英文單元企編,油漆公司老闆,擅用英文學位來寫估價單,參與編輯事奉。現居美國北卡州達維森(Davidson, NC),並學習如何活出天父之子的身分。

 

譯者小檔案

林雨,文字工作者。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