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期:愛的歌,可以這樣唱

【同在心曲】1

眼淚後面的天堂

 

文/麥能

 

 

我要在眾多白人、黑人及亞洲人的面前,見證馬琳超越膚色、超越年齡、超越限制的友誼。

 

畫室裡,靠窗旁,圓玻璃桌的底層下,陳放著兩個卡通造型義大利手工繪製的方型磁盤。盤子不大,一個約莫八吋乘八吋,另一個十吋乘十吋。小磁盤面上有著一隻虎皮貓,頭戴著一頂法式斜帽,左手拿著調色盤,右手拿著畫筆,挺著肚子,神氣地站在一張放有自畫像的畫架面前。另一個則是一隻淡紫紅色的大胖貓,閉著眼正陶醉地吹著薩克斯風。這兩個磁盤,是馬琳送我的生日禮物。


過不久,也是那年,她告訴我,她得了肺癌。馬琳,是我在陶藝工作室裡認識的一位忘年之交。

 

見證友誼


喪禮那天,我在她的眾親友們面前,說了一些有關馬琳的故事。剛開始,還有一些猶豫,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在老外的喪禮中致詞。想了想,還是決定走向臺前,因為我知道馬琳喜歡我這樣做。我要在眾多白人、黑人及亞洲人的面前,見證馬琳超越膚色、超越年齡、超越限制的友誼。


有一次,邀馬琳一起赴一場猶太朋友的婚禮。婚禮的地點是在郊外一個城堡舉行。戶外觀禮完後,我們被安排在宴會桌上準備享用喜筵。馬琳坐在我對面,在她旁邊的裴德,是一位巴西籍的大鍵盤鋼琴音樂家。裴德是新郎的好朋友,新郎是我的薩克斯風老師。經過介紹後,酒酣耳熱,大家吃將起來。那天馬琳與裴德聊得非常開心,席間,有人還誤以為他倆是夫妻呢。


也許是因為酒精的催化,也許是裴德的談笑風生,看得出,那天,馬琳的臉紅通通的,滿面春風,快樂極了。另外一個讓她開心的原因是:馬琳六十出頭,看起來卻像五十幾;裴德四十出頭,看起來也像五十幾。雖然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卻讓她笑得合不攏嘴,這就是馬琳,從不隱藏任何值得讓自己興奮的情感。


其實,這也正好回應大衛對馬琳的追悼(也許在席中知道的人不多,但我知道大衛是馬琳年輕時候的男友)。大衛告訴我們,馬琳曾對他說:「當你跟我說話的時候,眼睛一定要看著我。」是的,每當馬琳跟我說話的時候,總是身體非常靠近地瞅著我。說實在,有好一陣子,還真不習慣這種「緊迫盯人」呢!馬琳的存在,讓你無所迴避。


馬琳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Wonderful! Beautiful!”不管是請她上館子吃越南菜、中國菜、還是居家的冷凍水餃、泡麵……她都是一臉滿足:「嗯,喔,真是太好吃了!」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或許她的味蕾是太容易被滿足,但,不可否認,很少有人能夠如此這般地─用全人全心去欣賞、體會與感受身邊每件看似簡單的事物。

 

緬懷老友


追思儀式中惟一的遺憾是,因為去洗手間,錯過最後一項送骨灰的儀式。後來別人告訴我,她的骨灰是裝在她指定的一個陶罐裡,是她生前自己拉胚製作的陶器。我想,馬琳不會介意我的缺席,如果她在現場,應該還會跟我說:「如果你必須去,就必須去!」


追思會後,大夥被引入副堂,享用飲料點心。廳裡的四周布置著馬琳生前在非洲的攝影作品,再一次讓我浸潤在她的溫馨裡……許多人向我握手致意:「謝謝妳的分享。」其中一位叫溫蒂的女士向我走來:「妳就是蘭惠,馬琳常常向我提起妳,妳不知道她有多愛妳,多欣賞妳,妳的好也許連妳自己都不知道……」這就是馬琳,時時慷慨讚美人的馬琳。馬琳的一生,走起來也是頗為辛苦。照人看來,她曾經有過兩次不算幸福的婚姻,但是從她的口中,雖有寂寞,卻沒有苦毒。相反地,她經常感恩,選擇好好活在當下。


時常,在生命中,總有著一種被寵愛的感受;我想,是因為有馬琳這樣的朋友。追思會中,按照馬琳的遺囑,牧師與全體會眾享用聖餐。在眾多陶藝工作室的朋友之中,很驚訝,我竟然是惟一上前領聖餐的人。我告訴工作室的人:我愈來愈想去天堂了,因為天堂裡有馬琳這樣的人。其中一個人回答:「那可得自己先作一個陶罐才行!」

 

說完,我們哈哈大笑,雖然,眼角還流著淚……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