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期神國鄰舍-外展 Kingdom Neighbors

【教會與植堂】系列1

巨型教會對教會植堂的衝擊

 

口述╱王彼得(Peter Wang)‧採訪╱廖美惠

 

▲巨型教會聲光設備齊全,但也助長觀眾心態,少有歸屬感,難有委身。

 

我們就是教會

 

即便是五歲的孩童,在兒童主日學中,當被問及「甚麼是教會」,大多數孩子可以侃侃答道:「教會是一群基督徒,不是一棟建築物。」的確,對教會最好的定義之一正是:一群信徒,不論人數多少,彼此委身遵守耶穌的命令。

 

教會的希臘文ekklesia,包含兩個概念:「被召出來」;「聚集在一起」。不聚集在一起就不可能體會教會。當兩三個真正重生的信徒奉耶穌的名聚會,耶穌就在中間。耶穌所在就是教會!

 

換言之,最小的單位就是兩三個信徒以耶穌之名聚集,這就是教會。教會是簡單的,是有機的;是基督的身體,是基督向世人展現祂生命的器皿。教會愛神,正如神愛教會,不會因為人數更多而「更像教會」。

 

不可否認有些牧者或信徒可能以為,教會「大」就是興旺福音;「大」等於增長,等於成功,是健康的;「大」是教會應該追求的目標。然而,真是這樣嗎?

 

當教會把「人數多少」當作成功的標誌時,就陷入網羅了!因為主耶穌的教導是「大使命」與「大誡命」,而非「大教會」!教會最基本的是愛神和彼此相愛,福音傳到地極,彰顯神的榮耀!

 

教會不是建築物,教會是人;我們不是去教會,我們就是教會。

 

中華聖經差傳協會(Chinese Bible Mission,簡稱CBM)總幹事暨理事長、基督教國際信友堂協會創始長老王彼得牧師,將接受系列專訪,探討教會與植堂。

 

沒有牧者會否認植堂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但為何植堂困難重重?究竟植堂的困境與挑戰為何?為何巨型教會(megachurch)是植堂的攔阻?教會願意正視嗎?

 

剛邁入50歲的王彼得,是第二代基督徒,14歲隨家人從臺灣移民美國。他中英雙語流利,熟悉中西文化;擁有廿多年的牧會經驗,並曾擔任宣教機構主任、植堂與福音機構的創始人,和教會牧師等各種不同角色。他曾在大教會擔任青年牧師,也有小教會的牧會經驗。

 

至今經歷四次植堂的王彼得,開門見山就拋出震撼彈:巨型教會是植堂最大的攔阻!

 

「我們正處在史上巨型教會最多的一個年代!」根據統計,1970年全美超過2,000人的巨型教會只有30間,到了2011年約有1,300間,2021年已增加到約1,750間,一些巨型教會人數甚至超過萬人。「巨型教會扼殺了小教會,正如同大型購物商場的出現,讓小商店生存空間更艱難!」王彼得在Zoom的螢幕上顯出平靜又似無奈的表情。

 

「我的異象是建立許多小教會,不是建立一個大教會。我盼望看到願意不斷成長、不斷植堂的教會,拓展更多實踐大誡命和大使命的教會,而不是一個更大的巨型教會!」王彼得道出他的植堂信念!

 

巨型教會的亮點和缺點

 

只要夠誠實、夠細心,不難發現在北美新舊社區中,坐落於街角的中小型教會已逐漸凋零,大部分只剩下年長者及寥寥可數的中年人。為甚麼會出現如此現象?原因眾多,例如後現代思潮、世俗文化、以基督教立國的美國信仰傳承式微等等。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人聚集到了巨型教會。

 

王彼得觀察,巨型教會吸引人的原因如下:

 

1)迪士尼樂園般的設備:巨型教會的軟、硬體設備,令一般小教會望塵莫及。最新穎的音效設備、最舒服的座位、最棒的敬拜團;參加主日敬拜,彷彿參加聲光俱佳的流行音樂會。

 

2)知名的魅力型領袖:巨型教會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有一位有魅力、有影響力的牧師,甚至可能是全國知名或是世界知名的屬靈明星。在數千人的大會場,鏗鏘有力地講道,像巨星般吸引眾人目光。

 

3)多元豐富的資源:從嬰兒照顧、兒少主日學、成人甚至老人主日學,各種資源與服務面面俱到,照顧不同年齡層會眾的需要。

 

巨型教會有這麼多的好處,難怪吸引人。然而又有哪些伴隨而來的隱形殺傷力與負面缺點?

 

王彼得提出以下看見:

 

一、習慣於舒適圈:牧長都希望所有會眾動員起來,參與教會服事,但這可能只是希望而難成為事實。根據「80/20定律」,教會幾乎是由最主要的20%熱心同工來服事80%的會眾。5,000人巨型教會的各種節目,可能長期由某些同工負責,教導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可能長期都待在兒童事工部。大教會人才多又有固定同工,想要參與服事的機會相對減少。反之,在50人小教會的服事機會可能更多更廣,不但有機會教成人主日學,也可參與兒童或青少年事工。教會運作需要每個人動員起來,然一旦習慣於舒適圈,日積月累成大鍋飯心態,就不再想出去植堂了。

 

二、缺乏門徒訓練:主耶穌對眾人講道,但只揀選12位門徒,並與門徒一起生活,近距離互動。雖然巨型教會也會把大拆小,分區分組運作,但不可否認,會眾與牧者距離遙遠,無法靠近。建立關係必須先拉近關係,否則就算牧者有心,也會因會眾多而難落實門徒訓練。

 

三、領袖失敗:過去幾十年,在美國、韓國和其他地方,看過幾個巨型教會的領袖在「權」、「財」、「色」三方面淪陷,對教會造成巨大影響,甚至會眾數目驟降,令人痛心。

 

四、助長消費文化:巨型教會易助長「消費者文化」而非「貢獻者文化」。主日打扮得光鮮亮麗,像是赴宴會;有需要才去教會,以觀眾心態聽道、看敬拜。大家都是點頭之交,少有歸屬感,難有委身。

 

五、科技的限制:巨型教會需要場地、資金、資源、設備,但這種模式並非適合於大部分的國家或區域。試想,萬一停電了,講道、敬拜是否就被迫中斷?

 

在多媒體導向的時代,巨型教會的確有諸多優勢,美國巨型教會的發展看似勢不可擋,王彼得強調,他不想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當然也有不少巨型教會牧者看見家門口的未得之民,深入貧民區、郊區、偏鄉等角落植堂。

 

巨型教會有其貢獻,但可能間接產生的基督徒消費者文化及植堂攔阻,需要繼續觀察。王彼得指出,一般巨型教會在發展的前十年,會特別注重Conversion Growth(從非基督徒成為基督徒),但是到了後期,可能形成Transfer Growth(從別的教會吸引基督徒過來)。這也說明為甚麼小型教會人數可能面臨越來越少的危機,因為「大者恆大」。最後許多小教會可能步上歐洲教會的後塵,把前人辛勤創建的教會轉賣給穆斯林、印度教,或華人等外來移民的宗教團體。

 

▲王彼得比喻:巨型教會如同吸引人的「糖醋排骨」,小型教會如「白米飯」,縱然平實,卻能餵飽許多飢餓的人。

 

華人教會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王彼得對華人教會界與基督徒提出警語,畢竟人的天性是好逸惡勞,趨向坐享其成。如果已習慣參加巨型教會,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安逸,勿忘大使命與大誡命,時時提醒「捨己」的功課,雖然這可能是極困難的要求。

 

他用比喻說明:巨型教會如同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糖醋排骨」;要做出這道名菜,需要充足的經費來採買上等食材,使用齊備的廚具,以好廚藝烹調。小型教會如同一鍋平實的「白米飯」;當許許多多人還處於飢餓狀態,為甚麼教會要花上所有的心力和資源去煮一道漂亮的糖醋排骨,而不願去煮一鍋令人飽足的白米飯?

 

北美教會資源太豐富了,糖醋排骨太吸引人了,寧可精心煮糖醋排骨而不願意(也沒有概念如何)煮白米飯!植堂的概念就是出去煮一鍋鍋的白米飯,餵飽更多飢餓失喪的人。

 

教會大小與規模不是重點,無論巨型教會或小型教會,弟兄姊妹當看彼此為主內肢體,互相扶持。據統計,參加巨型教會的大多是基督徒,這並非壞事。然而有更多失喪的靈魂,尚未踏入神的家。透過植堂讓各處有教會,各個族群有自己屬靈的家,福音才能廣傳,門徒訓練才能真正落實。

 

北美地區大規模的華人教會發展也有20至30年,特別是在美東、美西華人密集之大都會區。500人以上,甚至超過千人的教會亦為數不少,並正經歷傳承到第二代的過程。

 

王彼得在神學院的論文探討北美華人基督教會的第二代何去何從。他語重心長地指出,美國巨型教會的發展不應該成為華人教會的發展藍圖。從中國來美的留學生高潮期已過,華人教會增長速度不會再如20年前般快速。70年代從香港、臺灣來美的留學生,從學生查經班起家建立的華人教會,牧長們也都近退休之際。華人教會正趨向高齡化,大型教會在傳福音和牧養已逐漸失去活力。應當趁著還來得及之前,鼓勵推動、投注資源植堂。

 

▲王彼得盼望建立更多致力傳福音和牧養的教會,人數或許不多,但關係親近。王牧師曾兩次從家裡聚會開始植堂。這是今年在臺灣林口剛開始的國際信友堂。

 

王彼得擔心以具魅力的牧師及豐富的節目來吸引人的大型華人教會,好像豪華大郵輪,耗油量太大,恐怕有一天開不動,人去船空。不如趁著白晝,趁著還有資源,栽培下一代,加快植堂速度,多派出幾艘快艇,拯救漂流各地的失喪靈魂吧!

 

美國教會為何失去植堂這門藝術?華人教會如何因應面對植堂的挑戰?敬請期待王彼得牧師在下一期【教會與植堂】系列的分享。

 

 

王彼得(Rev. Dr. Peter Wang)牧師

戈登康威爾神學院教牧學博士,有20多年的牧會經驗。王彼得對情緒健康的靈性、教會領袖領導力和組織發展、後現代主義的福音外展、植堂事工等有很大的負擔。在各教會、神學院和基督教機構參與教導、提供諮詢並協助擴展等各項事工。王牧師與妻子Ann育有一女。
現任(美國)中華聖經差傳協會(Chinese Bible Mission,簡稱CBM)總幹事暨理事長;基督教國際信友堂協會創始人暨理事長;臺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理事;臺灣先鋒青少年發展協會理事;(美國)基督工人神學院(Christian Witness Theological Seminary)客座教授;(香港)恩典聖經神學院(Grace Biblical Seminary)客座教授。
曾任Becoming What God Intended Ministries(BWGI)東南亞區主任;Overflow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植堂╱主理牧師;南灣中華浸信會(Southbay Community Baptist Church)英文堂牧師;庫帕提諾基督徒會堂(Chinese Church In Christ, Cupertino)植堂牧師;聖荷西基督徒會堂(Chinese Church In Christ, San Jose)英文堂牧師╱青年牧師。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