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期:爱如春阳融冬雪

【散文徵选】第1名

挥灑生命的花朵

 

文/思南

 

 

开满一树馨香的花朵,是对当年播种之人的报答,也是对最初之爱的酬谢。

 

能够站在这个大学的讲台,得归功于中文热。两年前,当我走进教育系的课堂,是想利用学工程的背景,当一名数学老师。没想到,学中文的热潮澎湃而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经朋友引荐,我得到这个在大学教中文的职位。

 

序幕

 

我中文三年级班上的学生,刚刚从上海的国际计画中归来。他们喜形于色地列数一个个地名:黄山、泰山、北京、阳朔等。马太说起他在黄山向女朋友求婚的一幕。有一张孩子气圆脸的罗贵则对中国食物念念不忘,我问他:「你最喜欢的中国食物是什么?」他说:「生煎包。」言罢闭上眼睛,深深呼出一口气,发出「哦」的一声感歎。我当下向他许诺:「我以后做给你吃。」一边的富恩,生怕罗贵没听明白,解释说:「她说她会做给你吃!」「真的吗?」罗贵瞪大了他的圆眼睛。

 

在约定的时候,学生们捧著一束鲜花出现在我家门口,桌上也已经排满了各色菜餚。主打食物当然是生煎包了,我特地把盘子放在罗贵的面前。等众人都在桌前坐定,罗贵拿起一只生煎包,贴近鼻子,做出喜极欲昏的倾倒状。

 

那天我们聊得很尽兴,谈他们的中国之旅,柬埔寨吃蜘蛛的经历,黄山之华彩,世博之精粹,当然,我们也讨论了课程安排,他们给了我不少建议。乔丹说:「妳是第一个针对如何上课向我们徵求意见的教授。」

 

这一幕,让我想起多年之前来美之初,也是这样的情景:一群学生在老师家作客,众人围坐一起,欣赏美食,彻夜长谈,只是当年,我是学生中的一个。

 

回顾

 

那是我来美国的一个星期天,先生带我去教会。主日学老师是一个七十多岁的美国老太太,杭顿夫人。她个头不高,满头银髮,一脸慈祥。为我们上圣经课时,她的南方口音不容易懂,加上我的英文程度也不好,常常云里雾里。但是,却每每被她的善意所感动。每堂课间休息时的茶点,都是老师自备的。

 

当时独居的她,丈夫已经过世,两个儿子,一个远在别州,另一个在亚洲国家当宣教士,虽体弱多病,却彷彿有种精神的力量支撑著她。逢年过节,她都会请国际学生去家中作客,享用她亲手烹製的食物,我至今都忘不了那浸透了滷汁的牛肉滋味。吃完饭,我们一边散坐在屋里,一边聊天,她就在一旁静静地听。

 

我离开那座城市后,每年圣诞都会收到她寄来的卡片,手写体记载著她生活中发生的事。有一年,收到一份卡片,上面是躺在马槽里的圣婴,旁边有一个吹号的天使。那成了我收到的最后一张卡片。后来,听说杭顿夫人回到了天家。

 

记忆中,杭顿夫人永远都穿著正式的套装,因为腿部动过手术而缓步慢行。当我们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她拖著不良于行的腿,爬上我们位于公寓二楼的家,送来自己烤製的蛋糕,和一本儿童版圣经故事,我们就是用这本书给孩子讲第一个圣经故事。当她得知我们毕业后要去洛杉矶,便请我们一家去喝茶,并把从前学生在洛杉矶的通讯地址给我们,让我们在新的地方可以有人照应。

 

 

承传

 

转眼间,我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当我敞开家门,把学生请到家里,跟他们一起用餐,话家常,这个情景总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在离家千万里的异乡,在一个美国老太太温馨的家,找到了一个属天的家。

 

我永远都无法回报杭顿夫人当年的盛情了,然而,当我以一个中文教师的身分,在自己家中款待美国学生,彷彿时光流转,当年的杭顿夫人依然坐在中间,手捧一杯热茶,含笑望著我们,倾听著我们。我觉得我为这些美国孩子做的,彷彿是做在她的身上一般。

 

在我们一生之中,偶遇一个微笑的注视,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微小的善举,一颗种子因而落入感恩的心田。时候到了,种子会萌芽,生长,开满一树馨香的花朵,这是对当年播种之人的报答,也是对最初之爱的酬谢。

 

或许有一天,一枚花瓣飘入这些年轻学子的心中,将把这份馨香一路传下去。

 

得奖感言

写作对我而言是经历上帝同在的一种方式。愿我的文字成为馨香的祭,蒙上帝悦纳。

 

 

作者简介
管海玲,笔名思南。来自杭州,现居洛杉矶。电子工程师,兼职中文教师。爱音乐,爱自然,爱巧克力和霜淇淋,爱单纯良善之心。陶然于世界大宇宙和人心小宇宙的寻幽探胜之旅。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