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以愛耘心田

訪KRC文字實務營專任講師蘇文安

 

文/簡海蘭

 

 

兩個男人正在決鬥。然而,武器不是刀劍、也不是手槍,而是鋼琴。一連三回合,神乎其技的演奏大賽,不但影片中的人個個目瞪口呆,鴉雀無聲,聚精會神觀賞的文字營學員們,也無不瞠目結舌、歎為觀止∼


「注意導演和編劇如何經營細節!」蘇文安老師再三叮嚀著。─這是「寫作十訣」講解過程中的一景。


七月下旬至八月初,文字營的學員們將與蘇老師在美景如畫的瑪利亞修道院再相聚。今年是他連續第七年擔任文字實務營的講師。在過去的六年,蘇老師總是儘可能為同學們加油打氣,一再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寫作。他表示,有機會啟發、帶領一群對文字事奉有潛力、有夢想,並且一直在尋求突破的弟兄姊妹,是人生一大樂事。在文字營中,他鼓勵每一位學員立志努力實行「七每運動」,直至養成合神心意的生命氣質和生活型態。


我們特地採訪了這位投身於文字事奉多年有成的資深作者、編者、訓練者,蘇文安老師。他常說:「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從他所秉持的這一份信念中,讓我們一同來分享主對他生命的試煉與提升,看看他如何以筆以愛來耕耘這世代荒涼的心田。

 

※您當初是如何投入文字事奉行列的?


我想,跟許多人一樣,「閱讀」是接觸文字天地重要的第一步。小時候家裡到處擺著書,閱讀氣氛十分濃厚,讓我飽嚐文學果實的甘美,得遇古今中外偉大的心靈。


第二步是寫作和投稿。在這方面,有三位家人對我的影響很深。


首先是母親,她非常會說故事,無論表情、動作或聲調皆生動無比。家裡幾乎每天都有家庭禮拜,媽媽在家庭禮拜中最愛講「耶穌再來」,尤其講到聖徒被提的情景,使我們都不知不覺地相信「那日子」的情景正該如此。記得我曾做了一個印象清晰的夢,夢裡耶穌再來了,祂顯現在空中,非常巨大,到處有火光,許多人在街上恐慌地奔走,我也在其內。望著全家人冉冉上升,只留下我一人還在地面,心中悔恨莫及。從母親說故事的技巧中,我學習到佈局、描寫的竅門。


第二位是二哥文博,他特別有耐心,我進小學時,他已在上醫學院,卻常花很多時間聽我說故事,不但認真聽,還認真地問很多問題,其實很多故事都出自我的幻想,可是二哥卻任我亂編一通。看他每次都聽得那麼入神,我就再出去講給小朋友聽,愈編愈精采。如此,培養了我豐富的想像力,以致於後來能寫出像《洛城故事》這樣的小說。


第三位就是三哥文峰,他在我全職文字事奉的路途上,對我影響深遠。我真正開始投稿是在一九七一年唸高中時的一個冬令會結束前,講員饒孝楫─饒哥,要我們每人寫一篇得救見證交出來,後來這篇作品被登在文峰主編的中學生刊物《佳音》上,文章印成鉛字的狂喜使我自此不停地寫。從那時到如今,三哥一直不斷地鼓勵我,因他自己在全職文字事奉這條窄路上一路行來,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榜樣和提醒。


一九七九年我在校園團契辦的第一屆青年宣道大會中立志全職事奉。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我從台灣移民美國,時年二十八歲。八三年一月至八月,到賓州樂園鎮,在當時負責基督使者協會文字部的蘇文峰指導下,協助《使者》雙月刊的編輯工作。這是我在寫作投稿之外,首度接觸專業層面的文字事工。


一九八三年九月,我到洛杉磯富樂神學院進修,對聖經、神學、文化及宣教有進一步的認知。一九八五年八月受邀加入台福教會負責文字事工,自此立定心志要以文字事奉為終生職志,要以廣大讀者為宣教和牧養的對象,明知會孤單、會寂寞,仍然願意成為華人教會中尚被視為「非主流」的文字傳道者。


文字前輩黃彼得牧師曾多次勉勵我:「華人傳道人固然不足,但牧會人才比較起來還算眾多,專業文字事奉者卻少之又少,然而文字事工又是那麼重要,你千萬要堅持到底!」


感謝主,因為周圍一直有許多長者及朋友關愛扶持,使我雖有失敗軟弱、雖經挫折艱難,仍然一路走到今天。

 

※從事文字工作至今,您參與了哪些方面的服事?


頭一方面是編輯工作。一九八五年八月受邀擔任《台福通訊》的主編,一九九五年擔任台灣《基督教論壇報》副總編輯,一九九七年九月起投身於《愛家雜誌》的編輯工作,二○○一年六月起負責《真愛雜誌》的編務。其中《論壇報》是加入既有的團隊配搭學習,在《台福通訊》和《愛家雜誌》是推動轉型、改版增頁,使之廣獲迴響、遍及全球。


《真愛雜誌》則是從頭創刊、由零開始。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與廣大讀者有極美的交流互動,也與作者、譯者們有深刻的配搭與合作。


其次是寫作事奉。從高中時就一直在基督教刊物上投稿。大學時代的作品,多以「古事今說」筆法來詮釋聖經故事,或寫與自己切身生活相關的。八三年之後,則涵蓋了較多樣化的題材與體裁,除了文藝性或見證性的作品,也開始嘗試論述性、報導性的文章。


第三是訓練工作。除了在編者的崗位上鼓勵、指導作者、譯者,九四年之前偶爾講課之外,九五年十一月至九七年七月在台灣關渡基督書院擔任文宣系主任,自九九年起在洛杉磯開寫作訓練班,在賓州擔任文字實務營的講師,飽嚐「教學相長」之樂,也得遇各方文字精兵。


三種角色中,我最鍾情的是「作者」。盼望不久的將來,能有機會調整事奉的優先順序,獲得充裕的時間與資源,把滿腹滿心的故事和感觸好好與知音分享。


目前神所量給我的地界,主要是在編者和訓練者的崗位上,其實,三種角色是相輔相成的。例如:本身是作者,在從事編輯工作時,就能體諒作者的困難和壓力,對他們多加鼓勵。本身是編者,在從事訓練工作時,可以用所編刊物作為園地,鼓勵學員投稿,並在與他們討論、為他們改稿中,做更進一步的訓練。

 

※依您多年服事的經驗來看,基督教文字工作與一般的文字工作有何異同?


相同的是:文字的對象是「人」,文字人必須對人有興趣。因此,無論是一般的文字工作或基督教文字工作,團隊的凝聚和人際關係的經營是非常重要的。還有,文字工作是人才密集、經費密集、技術密集的專業,無論教會內外,均必須有遠見、有使命感,才能持之以恆、長期投資。


不同的是:基督教文字工作除了供應人的需要,更是照著神的心意以文字為主做見證。因此,基督徒文字工作者一定要避免流於閉門造車,避免一味沉迷於讀者的掌聲、以蠟燭兩頭燒為傲,卻不知保留足夠的時間空間去付出關懷與接受關懷、去爭取身邊同工們的扶持與規勸、去幫助妻子兒女以幸福快樂來印證你所寫的。誠所謂「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這是我在投入全職文字事奉的前十年結束時,才自血淚挫折、大風大浪中總結出來的心得,亦成為我其後事奉的基本心態。


此外,內在生命的進深也格外重要。不要一味求表面的績效與成就,應當避免強求超過自己靈命程度所能承擔的責任與職份,甘於與人配搭、謙卑學習,做好紮根的基本功夫。這也是我痛定思痛的肺腑之言。


從事基督教的文字工作,除了文字專業上的素養,也必須建立對聖經、神學、文化、宣教的認知,不斷依靠神的大能,以筆以愛來耕耘這世代荒涼的心田。

 

※您認為作一位編輯,應接受哪些訓練?


這正是在今年文字工作實務營進深班中,我要與同學們分享的重點。


首先,是基本的操練,也就是生命氣質和生活型態的操練。其次,當然是筆力、籌劃力、採訪力、人際經營力及執行力的操練。文字人要認真的生活,真誠的待人,並為自己保留安靜思考的空間與時間。要有系統、有計劃的進修,不斷累積寫作的資源。要有邊做邊學的心態,發揮已有的恩賜,改正現有的缺失。不祈求與能力相等的工作,而祈求與工作相等的能力。誠實看過去,務實對現在,忠實向未來。若能經常如此,必會不斷進步。


在洛杉磯開寫作訓練班,或在賓州帶領文字實務營,我給所有學員的挑戰,即是立志努力實行「七每運動」。


所謂「七每運動」就是:每天過簡樸而有紀律的生活;每天攜帶靈感筆記;每天勤跑勤問;每週至少抄寫一篇好文章;每月至少投稿一篇;每月至少看一本好書;每季至少修一門課。以此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定能在因應編者所必須面對的各項挑戰時,愈來愈得心應手。

 

※在如此忙碌的事奉中,您如何安排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飽經掙扎與磨鍊之後,我終於認清「家庭是上帝給我最基本、最重要的牧養工場」。要能留時間給家人,分析、調整生活內容是第一要務。我目前生活中較優先的幾件大事為:三個小孩的「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編輯工作;講道或演講;訓練工作;寫作;真愛家庭協會事工的推動。

 

以下幾項自我要求對我有效安排時間幫助不小:


一、簡樸。考慮「有多少就夠」(how little),而非「要多少才夠」(how much),省下來的金錢時間精力,可以為家庭的「回憶博物館」增添珍藏。


二、規律。生活有規律,瑣事、例行公事做來有效率,如此,每天除上班以外,運動、靈修、禱告、親子活動等也都能兼顧。「規律」的堅持,反而可以為家庭生活增加「彈性」。


三、自主性的生活型態。知道自己今天應當做什麼?大約可完成什麼?主動策劃出擊而非老是被工作追趕、被別人催逼,就不會天天焦頭爛額、疲於奔命。


多年來,我每天下班前,或早晨上班前,就會把第二天或當天要做的事詳細列下,像起床、運動、早餐、預備講章、家庭靈修、上班⋯⋯,一樣樣列出、做完就一樣樣劃掉,經常在下午三點前已全部做完,我就可打電話給作者、讀者或默想、寫作、備課,處理當天的突發事件,如此即不至終日在工作壓力和外界需索下掙扎苦戰,下班後也才不至只能給家人情緒、精神、體力的「剩菜」。


還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輔助因素:


1.我的賢內助麗珊,她的殷勤忠心,使我對家裡的事全無後顧之憂;她的喜樂與智慧,使我不致陷在工作的困難中繞圈子、耗元氣。


2.十七歲的老大五年來代我處理家中所有與電腦有關的事務,修理內外、洗碗、澆水、照顧老二老三,為我節省許多的時間。


3.真愛協會和神國資源中心同工及義工團隊,在各樣事工上的配合與協助,使我常能從容自在,不致「燒盡」。


這些主觀、客觀的因素配合起來,使我忙歸忙,大體上還能作個「居家男人」,這是神的恩典。當然,絕不可能每天都那麼順利、滿意,但我一直朝上述目標在努力。

 

※請問您對您主編的《真愛雜誌》有何期許?


我期盼,透過真愛雜誌能更有效地將文字專業與婚姻家庭的議題結合,並以福音預工的型態供應廣大華人的需要,務求跳脫「基督徒寫給基督徒看」的窠臼,以婚姻家庭親子關係為主軸來經營這份刊物,希望無論美編、印刷均力求精美,以便在市面(尤其是教會圈外)眾多中文刊物中脫穎而出,讓人願意看、願意留、願意傳。


感謝神,自2001年十月創刊迄今,已相當程度地達成了此一目標。


請大家為真愛家庭事工禱告,求主感動眾人的集思廣益和實際參與,求主賜下清楚的異象與使命,求主預備經費,也求主親自呼召肯委身的義工,與我們一同協助同胞們「守住真愛守住家」。

 

※請問您既已如此忙碌,為何還投入神國資源中心的服事?


KRC雜誌所需的寫作、採訪編輯人才,文字營同學佔了相當可觀的比例,因此可以視為文字營訓練工作的延伸,我當然義不容辭要參與。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KRC的異象遠大、明晰、有價值、有創意,在在吸引著我的投入。


感謝我親愛的同工、真愛家庭協會會長葉高芳牧師無私的支持與鼓勵,使我得以放手與KRC團隊配搭事奉。


結束了對蘇老師的訪談,心中仍滿溢著溫暖與感恩。五、六年來無論是寫作、翻譯、整理錄音帶、參加文字營、編文字營特刊,我有幸在蘇老師的鼓勵和教導下學習,所學的不僅是編寫的技巧,更是文字人的敦厚、謙和、愛心和耐心。


他時常提醒我們:文字工作是一場總體戰,參與其中的每一位精兵都必須不斷突破個人生命中的種種瓶頸和軟弱,以合神心意的生活來印證所要傳遞的信息。同時,更必須結合一群有相同異象與負擔的同工和義工,以文字牧者的自我認知和期許來長期努力耕耘,不只是要製作文字產品,更要形成一種運動、帶來一種改變、引發生命的更新,如此才可能產生影響人心、震撼時代的果效。


二○○四年五月十六日,蘇文安老師受按立為文字牧師,象徵著文字工作和全職文字傳道人受華人教會的肯定與支持,已進入一個新境地。蘇牧師以「無窮的感恩,無盡的感謝,無比的感動」為題所發表的感言,許多人讀之動容,認為此文深刻呈現了文字牧者和宣教士的心路歷程及使命感。


雖然得到眾多學生的愛戴,蘇文安牧師仍一再表示:在個人的靈命和生活上,他仍有諸多軟弱需要受主的管教與醫治;而無論在寫作、編輯、訓練上,他也仍有太多未得之地、未竟之功。他強調,若是以往曾在文字事工上有一丁點兒成果,只能說:「我栽種了,我澆灌了,然而是主親自叫他們成長。」他誠摯地與每位尋求以文字事奉主的有心人共勉:

 

日日向神支取更多的熱力、愛力、生命力與創意,

奮發向前,直奔標竿。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