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绽放的无穷花

韩国教会历史发展特点

 

文/林敏雯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角,延伸探入海产丰饶的日本海及黄海中,藉著长白山和鸭绿江的天然屏障,与中国为邻;隔著对马海峡,与日本遥遥相望。在这块仍似依附大陆,却被山水孤立的土地上,孕育出一支性情鲜豔、本质纯洁的民族。几千年来,纵使度过政治、经济、军事的动乱,仍旧顽强屹立。宛如韩国国花无穷花,即使朝开暮谢,却绵延绽放,代代承传。

 

也正是于此地,由郑斗源一人带进神救赎恩典的好消息,彷彿第一朵吐蕊的无穷花,纵然转瞬消逝,却已将花信传开。期间经酷暑严冬,却拦不住旺盛的生命力。两百多年后,虽然铁幕封锁半岛北部,无法得见锦簇。但是半岛南部的大城小镇,街头巷尾,每当夜幕低垂,霓虹十字架一亮起,恰似绵延绽放的无穷花,执著地散播基督馨香。

 

剪不断,理还乱—与中、日邻邦的关系

 

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山水为界,三面环海,足能为独立的社会与政权带来天然保卫,却仍与亚洲土地相连结,不可分割。此种情况,造成朝鲜与中、日邻邦的关系,祸福交错,益损纠结。

 

汉朝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曾记载西元前十一世纪末,商朝结束之际,纣王的叔父箕子将当时的礼仪制度传进朝鲜半岛,使其成为周朝的诸侯。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成桂。

 

此后,即使汉武帝征服朝鲜,于半岛北部设立所谓「汉四郡」,却时有朝鲜人反抗,什至独立。当中国面对来自北方的匈奴、鲜卑的攻击,在朝鲜半岛的势力也相对减弱。经过势力整合,形成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鼎立的局面。唐、宋年间新罗与高丽先后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与宋朝关系密切,亦曾为元朝的藩属。西元1392年,明太祖时,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自太宗始受明朝册封。

 

1896年,清末宣统年间,俄国支持高宗登基,成立大韩帝国。1904年日俄战争后政权由日本掌控。1910年日韩签订条约,日本正式吞併朝鲜半岛,进行殖民统治。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朝鲜半岛由美国与苏联接收,以北纬卅八度线为界,划分南北韩。

 

综观韩国历史,因地处中、日之间,儒家思想中敬老尊贤的伦理持续影响现今社会,从语言中仍然使用许多敬语可知。汉字书写虽已少见,口语中仍可辨认许多中文、日文的片语,例如片纸(即便条、信笺),建物(同日文,即建築物)。1

 

同时,朝鲜往往成为两国拓展势力的牺牲品。长期隶属中国,政权受牵制,例如元朝时利用朝鲜半岛为进攻日本的跳板。而一心向外扩张的日本,总是虎视眈眈,多次入侵,如1591年丰臣秀吉派兵入侵,一度占领平壤。2

 

然而,福音传入朝鲜半岛,中、日却各自扮演关键角色。

 

千里寻真理3

 

约在1631年,郑斗源在前往中国朝贡期间,初次接触天主教,从耶稣会教士处带回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所著《天主实义》(The True Doctrine of the Lord of Heaven)及许多关于天文、地理的书籍。1783年,李承薰前往中国,期望跟从天主教宣教士学习西方宗教。他不仅接受洗礼,更带回许多关于基督教义的书籍。天主教从此传开,在任何传教士抵达前,已从1795年的四千名教徒,六年内增加至一万名。

 

1883年,日本基督徒长阪由釜山登陆,把中文及日文圣经,以及韩文福音书和福音小册,带进朝鲜半岛,成为新教宣教的先锋。

 

与中、日宣教历史相较,韩国独特之处在于「自己将福音带回韩国」,而非由宣教士传入。并且不论天主教或新教,接触的起点都是圣经与福音书籍。之后新教信徒数目能成长迅速,很快超越天主教的主要原因,在于新教宣教士以韩文翻译圣经,平民百姓皆得以认识福音。4韩文由十五世纪李氏王朝的世宗所创,是一套拼音字母,能简易地把口语化为文字。对照之下,天主教将圣经译为汉字,使得福音的传播受限于「两班贵族」(贵族出门带著前后两班随从,故此得名),因为汉字是上层社会菁英分子才识得的文字。

 

福音教育多层影响

 

早期宣教士传讲福音和教导真理,扎根于稳固的圣经基础。5他们带著权柄和笃定相信的态度,震撼深受佛教、儒家,以及民间信仰影响的民众。并且从教会建立以来,不论领袖或平信徒,一定接受系统性的圣经课程。圣经班与主日崇拜、祷告会,成为固定的教会聚会。

 

每年且有一、两次圣经课程特会,为期两週。许多乡村地区的信徒自费来参加,为信徒奠定圣经知识的根基。而信徒为使用韩文圣经必须学习识字,更促使基督教在迅速深入民间的同时,无形中普遍提升人民的教育水平。

 

信徒具备了稳固的真理根基,在个人佈道时,能带著权柄讲述圣经,範围也超越个人经历。一个家族从一人信主开始,通过社交、工作、地方的渠道,福音的无穷花接连吐蕊,紧接著家人、亲友、邻舍也一一归入基督名下。这是宣教学中所谓「群体归主运动」的最佳例證。6

 

▲新教长老会的首位宣教士艾何瑞。

 

韩国人民并没有满足于识字,他们强烈的求知慾推动原有的圣经班,扩充教学内容,渐渐具有小学雏形,初中、高中也相继成立。这些基督教学校以教授西方学科为特色,包括英文、世界历史、科学等。1910年后,这些学校也成为与日本殖民教育相抗衡的主要力量。7

 

诚如天主教东进朝鲜半岛,原是由一批渴求西方科学知识的学者引入。新教长老会的首位驻地宣教士艾何瑞(Horace N. Allen,1858-1932),1884年抵达朝鲜半岛后,首要贡献是医术,而非信仰。

 

那时贵族分成的开化派与守旧派争鬥不休,最后开化派结合日本军队的力量发动政变,称为「甲申政变」。8艾何瑞医生治疗了受伤的贵族闵泳翊,所用的技术是当时韩国人前所未见的。因此艾医生很快得到信任及财务支援,顺利建立广惠院(取义「广泛施恩」),后改称济众院(取义「广泛助人」),是韩国第一所现代医疗机构,也是目前著名的延世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前身。9

 

延世大学以及随后成立的护理学校,在一般韩国人民心中,象徵现代科学知识,以致将基督教等同于现代化。许多慕名而来的学子在校期间,不仅求得知识,也认识真理,成为基督徒。而延世、崇实,以及梨花女子等基督教大学,也培养出一批菁英,进入韩国社会,成为教会及各个阶层的领袖。10

 

▲李仁宰牧师(后排左起第四位)于1945年8月17日出狱两天后与教会弟兄姊妹合影。

 

敬拜真神的决心

 

韩国基督教历史,亦是血泪霑濡的殉道史。从传入之初,因为拒绝祭祀祖先,宣教士与信徒皆受到迫害。

 

日本吞併韩国后,更强迫神道崇拜,许多信徒坚决抵抗,因此遭受囚禁、酷刑,什至丧失生命。教会面临如此苦难,非但没有苟且逃避,反倒站在独立运动的前线。1919年签署独立宣言的卅三位代表中,就有十五位是基督徒领袖。11在韩国人民心中,基督教亦等同民族主义。

 

李仁宰牧师(1906∼2000)的事迹,只是许多抗日基督徒共同历程其中之一。12

 

仁宰受过传统教育,深受孔孟学说影响,于十八岁接触福音,发觉耶稣的教导胜于儒家思想,便立志跟随基督。中学毕业后任职地方政府书记,担起抚养幼儿、照顾弟妹的责任。

 

然而,日本政府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及机关崇拜神道。他当时必须决定,若是坚守基督信仰,原本看好的公职前途就此断送。1938年,正值盛年的仁宰义无反顾进入惟一的神学院,立定心志将馀生奉献于扩展神的国度。

 

不久神学院遭关闭,李牧师与其他基督徒更积极反对神道崇拜,认为这是违反十诫里前三条命令,也是亵渎神的名。1940年,他与许多同工被捕入狱,承受不人道的待遇,什至有同工因营养缺乏和疾病侵袭,枉死狱中。

 

1945年大韩民国独立,他得到释放;两年后完成神学教育,于1951年受按立成为牧师。1974年移民美国后,服事热诚并未稍减。近三十年间在芝加哥、新泽西、费城、丹佛(Denver)等地,共建立、牧养五间教会。

 

李牧师当年为拒绝神道崇拜而离开公职,此后一生清贫。即使后来成为牧师,只要有额外收入,便奉献予新兴的神学院。最小的儿子廷秀印象中,父亲总是伏案疾书,準备讲章;或手不释书,研读圣经;对真理的追求,孜孜不倦。廷秀表示,如此温柔,不善与人交往的人,「对道德和属灵真理,他绝不让步,绝不妥协。」

 

李牧师很少提及那五年的禁锢经历,并不认为那是什么特别的英雄行径。只是在讲道时勉励会众,他相信基督徒能在面对苦难时,慷慨殉道;每日与基督同死,却是更大的荣耀。

 

李仁宰牧师最喜爱的经节,足以诠释他一生的服事,便是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三章18节所述:「我们众人既然敞著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

 

▲豔红、宝蓝、金黄、黛绿等鲜明多彩的韩服外袍,恰似韩国基督徒在服事及敬拜上对外展现的热诚。

 

鲜明的信仰表现

 

白色象徵纯洁,是传统韩服里衣,以及一般平民衣饰的颜色,正如韩国基督徒对信仰的专一。

 

而豔红、宝蓝、金黄、黛绿等鲜明多彩的韩服外袍,恰似韩国基督徒在服事及敬拜上对外展现的热诚。

 

早期宣教士积极接触韩国妇女。当时圣经课程、女子学校,对于妇女教育的提升影响深远,更培育出热心服事社会的领袖。1920年代,两位韩国女学生在参加世界基督徒学生联盟(World Christian Student Federation)后萌发创办基督教女青年会(Young Women's Christians Association,简称YWCA)的意念,1926年已在首尔及其他几个城市成立分会。事工内容包括畜猪来筹募妇女福音基金,兴办幼稚园及打工妇女的夜间学校等;另开设青年会馆,让出门远行或离家求学的妇女有安全的住宿。

 

女青年会在1950年代韩战之后,设立寡妇之家、孤儿院、职业训练中心。种种事工正是信仰付诸行动的典範。13

 

1907年,平壤中央教会开始的大复兴,宛若第一世纪圣灵降临的那个五旬节,会众齐声祷告、认罪。14这次复兴不仅当时遍及全国,什至为现代韩国教会的热情敬拜,定下标竿。赵镛基牧师创立的汝矣岛纯福音教会(Yoido Full Gospel Church),任何一场主日崇拜中,全场两万五千名信徒齐声向神呼求的震撼,足以使人领略圣灵之火的能力。15

 

只要提及韩国教会,许多人的印象便是清晨祷告。不但许多信徒黎明即起,在上班、上学前至教会祷告,教会并在郊区设立祷告山,作为信徒较长时间灵修之地。原来自韩战爆发,许多北韩基督徒逃至南韩。南韩基督徒分享有限的粮食,以行动表现对主内肢体的爱心,并且同心于清晨前往教会祷告、禁食,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16可见如此持之以恒的祷告习惯,并非只在生活偶遭困难时的应急之道。

 

韩国教会重视宣教,宣教士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仅次美国。请参阅本期「国度外展」单元的详尽报导。

 

在省思韩国教会历史,试图分析发展因由之际,确实发现许多历史及境遇的特点。福音的无穷花,由一人带进朝鲜半岛土地,屡经政权交替、国势动荡,却依然有人栽种、有人浇灌。韩国人民秉持对追求真理的执著,持守信心的毅力,全力以赴的服事,以及活力奔放的敬拜之心,使得基督信仰至今绵延绽放,不仅开遍了韩国,更往地极散放馨香。

 

原来使徒保罗早已见證:「惟有神叫他生长。」(参哥林多前书3:6)

 


1.www.en.wikipedia.org/wiki/sino-korean_vocabulary
2.www.myhome.shinbiro.com/mssl/history.html/
3.www.injaelee.org/k_church_history.html
4.Clark, Donald N. "Christianity in Modern Korea.” www.aasianst.org/eaaa/clark-korea.pdf
5.Moffett, Samuel H.  “What Makes the Korean Church Grow?” November, 1973, Christianity Today.  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07/januaryweb-only/105-33.0html
6.同註5。
7.同註4。
8.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F%93%E5%9C%
8B%E6%AD%B7%E5%8F%B2
9.www.en.wikipedia.org/wiki/Horace_Newton_Allen
10.同註4。
11.冯文娜,〈探问韩国教会复兴的因由〉,http://credove.bokee.com/viewdiary.15425331.html
12.http://injaelee.org/bio_summary2.html
13.同註4。
14.刘晓亭,〈你所不知道的韩国〉,http://enrhka.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8895.html
15.同註4。
16.同註14。

 

韩国基督徒是否仇日?

 

  当年李仁宰牧师获释后不久,即拜访当初审问他和其他同工的日本法官鎌田。因为审问当中,法官曾问:「你相信日本是太阳神的后裔吗?」仁宰当时没有仔细思考,便回答「是」,后来觉得如此答案等于承认假神。他希望藉此机会向鎌田重申自己信奉独一真神,并向他传福音。
  那时,鎌田法官非常害怕韩国人民的报复,但仍客气地接待仁宰,并为自己给李牧师带来的艰苦牢狱生活,诚恳地道歉。
  根据李牧师自述,鎌田从自己所审判的韩国基督徒身上看见不屈不挠的信心,因而承认耶和华为真实、永活的神。仁宰鼓励他于返日后要相信神,鎌田欣然接受。
  以父亲为例,李廷秀认为韩国基督徒并不仇视日本人,却希望历史正确记载日本军队的暴行。他承认日据时期,许多韩国基督徒迫切祷告,祈求日本帝国的毁灭。这是因为他们视日本为敌基督的象徵;所受的苦难如同末日。他们在二次大战期间及战后,最常研读、传讲启示录。对韩国基督徒而言,日本投降实具属灵真意,是神的胜利。

 

 

诚挚感谢
李仁宰牧师的儿子李廷秀教授的协助。李教授目前任教于宾州Widner University,担任哲学、伦理,以及世界宗教等科目的助理教授。他主持一家顾问公司(EEO 21),处理歧视案件的申诉。
他与妻女现居宾州。关于他个人详细介绍,请参考www.chungsoolee.com

 

作者小档案
林敏雯,热爱阅读及听古典音乐,最欣赏三浦绫子与贝多芬;致力于写作服事神。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