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漩涡中的香港教会

 

文∕蔡志森

 

 

编按:2019年香港的抗议事件成为国际关注焦点,从初始街头遊行,到11月的区议会选举,媒体争相报导。戴面罩的年轻人似乎成了香港的代言人。这当中不仅牵扯百多年来的东亚政治史,更显出此地独特的人心民情,也反映出当前社群、阶级差异引出的挑战。

 

镜头只能披露片面的情况,有时经过剪辑后更成为单方的传声筒,失去公平、公正的视角。世界各地传来的回应也带著个别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有些支持自由民主,有些更看重和平安定。这应该不只是靠哪边站的议题。那么基督徒应该如何看、怎么做?神爱香港,也在香港行大事。让我们藉由这篇文章看见香港,也看见基督的心。

 

▲在政治漩涡中的香港教会,和在纷乱世局中的普世基督徒,该如何从真理的视角反思,并持续发挥影响力?

 


 

香港教会过犹不及的政治观

 

自2019年大半年来,香港不再一样了,其中不少教会、教牧和信徒都不一样了,彷彿无法走回头路!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无人能置身事外,既不可能没有任何意见,亦不可能不衝击个人信仰立场和人际关系。不少教牧和信徒领袖对当前处境有南辕北辙的神学见解和释经方法,内部撕裂不断扩大,教会若不正视和讨论有关议题,只会是鸵鸟政策,自欺欺人。

 

香港教会经历的种种,可否成为其他地区教会的提醒:政治环境或许不同,回应方式亦可能因地域文化而有区别,基督徒该如何在世局中自处?又如何在乱世中发挥影响力?

 

不少香港教会对政治一向敬而远之,受「政教分离」的思想影响。上世纪70年代洛桑会议、80年代回归问题,及六四事件后,教会和信徒已逐渐接纳所谓「政教独立」(即政权和教会各自独立、互不从属),而非对政治完全漠不关心的分离。政治为众人之事,日常生活中也必须面对,教会不以堂会的名义涉足政治活动,并不表示教牧或弟兄姊妹不能以公民的身分参与。

 

2014年的「雨伞运动」(编按:为争取真普选而起的一连串静坐或遊行。参与者持黄雨伞为记号。)成为分水岭,教会内的世代差异,政见上的黄蓝之分(即反建制或亲建制),逐渐引起严重对立,什至撕裂。

 

由反对修订《逃犯条例》(下称「反修例」)引发重大危机,可说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今教会中人比过往更投入,或多或少受到近年中国强硬的宗教政策刺激,由拆十字架到拆教堂,从查封聚会点到拘捕牧师和信徒领袖,以致要求教会悬掛国旗和歌颂领导人,令香港的信徒有唇亡齿寒的忧虑。

 

由对政治敬而远之,到不理政治就是「坚离地」(即不食人间烟火),香港教会正经历一场深切的信仰自省。如何避免像左右晃摇的钟摆,什至有过犹不及的反应,让我们从真理的视角来思索。

 

何谓政治中立

 

政治已成教牧不能回避的议题。在高度政治化的年代,没有立场就是一种立场;有政治立场的弟兄姊妹会不断催促教牧回应,若得不到回应什至可能愤而离开教会。在「反修例」运动中,比较敢言或较多公开发表意见的,往往是已退休的教牧、机构或神学院同工,真正反映在职的堂会牧者,因要兼顾不同政治立场的会众,为免引起教会撕裂,较为慎言。

 

其实政治诉求很多时候与真理没有必然关系,只是凭著个人知识、经验和对时局的了解而做出的判断。教会可以透过讲座或研讨会来讨论政治议题,让大家有公平表达的机会,亦需详细交代自己的判断和理据。此外,必须承认教牧所受的训练及其生活经验的局限,在政治判断上并非专家,亦不是权威,只能提出其中一种观点。1

 

教会的政治中立应该是指对政治问题毋须预设立场,因为没有完美的政治制度,亦没有不犯错的政治人物(就像旧约的君王和以色列选民)。教会作为时代的守望者,对所有人和群体皆应是其是、非其非。

 

中立不是不闻不问,而是没有预设的立场,一切皆以《圣经》教导而非人间制度和立场为优先。这样的原则不仅针对香港的现况,也是普世教会应有的认识。对政府和群众来说,教会都可能是不受欢迎,敢于直言的诤友。其实真正的问题不是出于政治中立本身,而是香港社会越来越壁垒分明,非黑即白,喜欢强逼别人表态,不容许有中间路线、中庸之道。一些教会及弟兄姊妹亦受此社会气氛感染。

 

▲当大环境越来越非黑即白,不容许中间路线时,教会是否能成为直言的诤友,鼓励对话?

 

顺服还是抗命

 

罗马书十三章所提到的顺服掌权者,成为不少教牧和弟兄姊妹的困惑:是否应该无条件顺服掌权者?应怎样面对不合理,什至不义的政权?

 

经文提醒信徒顺服掌权者,因为设立管治制度有其必须性亦符合神的心意,亦同时提醒掌权者要赏善罚恶,由神使用来维持社会秩序。掌权者得的只是所当得的,不能任意妄为;他们是神的差役,不能狐假虎威。

 

上帝虽藉由亚述惩罚以色列,然而先知那鸿对尼尼微宣告的审判,不也因为他们过于残暴,滥用神给的权柄?

 

因此当权者是神所容许,按照赏善罚恶的原则去管理大家的神僕。按《圣经》的原则,谁愿为大应该先谦卑服事众人。神没有赋予掌权者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赐下顺利履行职责而有的基本权力,他们行事为人仍必须符合上帝的心意。

 

至于不符合上帝心意的人,使徒行传五章29节清楚告诉我们:「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故此,当权者某些决定不符合上帝的心意,基督徒没有责任盲目跟从,只是不顺服的时候亦必须小心,不是所有当权者的决定/法律皆毋须跟从。正如公民抗命的初衷是哪一条法例不公义便不遵守哪一条,而不是某条法例不公义,便可以对所有法例皆自行决定是否遵守。

 

对掌权者,应该像对父母、老师、教牧同工一样,因为上帝赐予他们的位分,所以应该得到尊重。这样的教导跨越地界和文化,是基督徒需要遵从的。

 

 

暴力与非暴力

 

香港人历来爱好和平,就算百万人上街遊行、抗议,也能十分礼让、自律、有秩序,附近商舖如常营业。在「雨伞运动」期间,政府总部一带的占领区井然有序;在此次运动初期,百万人上街之际亦可以迅速自动散开,让救护车可以经过,蔚为奇观。

 

可惜随著政府的回应令市民失望,完全不能掌握民情,再加上警方的强硬态度,终于令激进行为得到更多支持,什至不断升级。一些包括基督徒在内的民众,纵然不认同暴力,亦深信惟有暴力和衝击才能刺激政府正视市民的诉求。因此以和平遊行掩护暴力衝击,成了此次运动「和勇合作」的新形态。

 

要将一些具争议的行为合理化,第一步便要建立论述、争取话语权。首先将对手妖魔化,不断放大对方的错误行为,低调或什至无视己方的不合理行为。将政府的劣政强化为暴政,将警民对抗强化为战争;将一些死因未明的个案推断为谋杀,将未能證实的传言誇大及广传。透过社交平台不断发放一些断章取义、来历不明或移花接木的图片和短片,使印象变成事实,让观感取代逻辑和理据。过程中双方都在打心理战、舆论战。整个运动已变成一场情绪政治,理性讨论动辄令人反目,越来越难。

 

部分基督徒认为可以接受暴力,因为是政权和警方首先使用暴力,而制度的暴力比行动上的暴力影响更深远,更罪大恶极。有人引用耶稣洁净圣殿、作为基督徒的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的革命,和潘霍华意图参与行刺希特勒等,来支持以暴制暴的说法和做法。

 

不过马太福音二十一章描述的洁净圣殿,在于宗教而非政治原因;耶稣以较激烈的方法回应犯错的人和事,亦只此一次。祂挑战当权者,却没有教导门徒暴力抗争,终其一生以爱与和平来改变世界,而不是以恨与暴力。2将香港现时的情况与晚清及纳粹德国的统治相比未免誇张,就算认为警方过分暴力,亦无法将一些勇武抗争者殴打、严重伤害异见人士、四处破坏公物和异见人士商舖的行为合理化。

 

割蓆与不割蓆

 

其实大部分的教牧和弟兄姊妹不赞成暴力,特别是四处破坏公物及伤害异见人士的行为,很多「和理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示威者也都不赞成暴力。

 

但和平示威后,政府的回应令市民失望,什至绝望,间接助长了一些勇武示威者以激进的暴力行为向政府施压,什至不惜造成玉石俱焚(「揽炒」)的结果。一些原本坚持和平的示威者,在经历警方武力不断升级,看到或什至亲身尝到催泪弹和警棍滋味,听到有关警方殴打、性侵,什至杀害被捕人士的传闻后,即便没有确实證据,已令市民对警方失去信心。

 

基于认为前线的勇武示威者已付出很大的个人代价,受伤、被捕、殴打、下狱、影响前途、终身伤残,什至失去性命,因此包容他们一些过激的暴力行为。虽未必完全认同,也不愿与之割蓆,否则好似出卖战友。

 

另一则影响深远的论述,来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那边。」

 

一旦认定当权者可恶,更容易义无反顾地站在弱势那边─合理化抗争者持续升级的暴力,不断为暴力辩解。譬如:警方的装备比示威者强大得多;若警方不出现或武力驱散,示威者便不会有衝突;激烈反抗只是自卫及避免拘捕等。

 

简而言之,因为不少示威者的无私奉献和高尚情操,便假设所有示威者都一样,亦担心谴责个别的前线勇武者,便等同谴责所有前线抗争者一样,他们已成了手足(命运共同体),荣辱与共。

 

出埃及记二十三章1至3节提醒:「不可随夥佈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證。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證屈枉正直;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

 

利未记十九章15节亦强调:「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著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世人中没有义人,你我岂能无论是非、无条件站在鸡蛋那边?合宜的说法应是《圣经》教导关心弱势,保护弱势;当弱势犯错,亦应是其是、非其非。要与罪(暴力行为)割蓆,但对人(即使有暴力行为的人),仍然不离不弃,不会割蓆,为的是希望人回转归神。

 

▲教会是否愿意打开大门接待邻舍,即便是受我们鄙视,或欺压我们的人?

 

应否开放教会

 

另一个在社会运动期间容易引起教会内部争议的是,应否开放教堂给有需要的人进来休息。在「雨伞运动」期间,这只是在示威区附近(如湾仔、金钟、铜锣湾,和旺角一带)的教会需要考虑的问题。当抗争活动遍地开花时,便成了全港教会都需要做的决定。

 

教会本该对所有人开放,关心及接待邻舍是应尽之义;教会不是「俱乐部」,不应只供会员进出。最早开放的一些教会其实立下好的榜样,接待所有有需要的人。无论普通市民、示威者,什至警察,当他们感到疲累、想喝点水、上厕所、休息,或是安静祈祷,教会的门向他们敞开。不过进到教会亦必须遵守教会的基本规定:不能带入违禁品;不能进行未经批准的集会和活动;不能损坏内部的任何物品等等。

 

随著警方对许多遊行和集会发出反对通知书,不少抗争成了违法活动时,争议便趋向白热化。究竟教会应否继续开放?除了安全的考量,亦包括会否令人误以为教会支持违法活动,什至成为包庇犯罪人士的「天堂」?

 

难道教会的门不该为所有罪人(包括基督徒)而开?

 

香港教会面对的是示威者和警方、民与官的对垒,其他地区教会所面对的或许是不同群体的对峙。无论划下界线的是伦理、价值观、党派、种族……,教会的大门是否愿意为和我们不同的人、受我们鄙视的人,什至是欺压我们的人而开?

 

处于政治漩涡中的香港教会,面对的不同论点所牵涉的已非对错,而是教会如何处理不同意见的方法和程序。许多教会因内部分歧导致分裂,往往不是神学或信仰核心价值的问题,反而是很多弟兄姊妹将一些本非绝对的议题,提升至以真理来看待,将个人意见看作信仰原则,认为绝对不能妥协,因此只能以关系破裂告终。

 

此次社会运动最能考验的,并非神学立场是否正确,而是信仰生命的根基是否稳妥:是否让非绝对的政治判断凌驾了信仰原则?当期望的结果迟迟未出现,能否继续持守基督徒应有的处事原则?是尽了努力后将结果安心交给上帝,还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究竟一直以来,弟兄姊妹的关系建基在表面的交通分享、吃喝玩乐,还是真诚的信任和彼此委身?

 

这是个富挑战性的年代,也是好好考验个人属灵生命和信徒关系的年代。这是对香港教会和基督徒的考验,也是对普世教会和所有基督徒的考验。

 

「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哥林多前书3:12-13)

 


 

1.         详见笔者另一篇文章,蔡志森:〈乱世社关情〉,明光社网站,2019年11月11日,网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乱世社关情(最后参阅日期:2019年12月17日)。
2.         详见笔者另一篇文章,蔡志森:〈耶稣究竟有几暴力〉,明光社网站,2019年9月16日,网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耶稣究竟有几暴力(最后参阅日期:2019年12月17日)。

 

 

 

蔡志森,香港明光社总干事。中国神学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硕士,曾任香港电台高级记者、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编剧,及中学教师。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