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篇】我们成了一台戏

访李靖惠导演

 

记者/周玮玮

 

 

编者按:台湾导演李靖惠,长期关注移民题材,曾耗时13年拍摄关注台湾移工的纪录片《麵包情人》,荣获数十个国际影展奖项。她在2018年6月底再度来到纽约,为新片《爱子归来》在北美进行后製筹资。该片聚焦纽约移民,希望展现超越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大爱,同时也通过文化衝突展现生命之美。一个盛夏的午后,记者对与李导演(下称李)进行了深刻恺切的访谈。

 


 

在拍摄《家国系列》到《爱子归来》纪录片的过程中,您一贯的主轴诉求是什么?

 

李:移民议题古今中外从未停歇。人类从亚当及夏娃开始,便迁移旅程,经历没有神保护伞的遮盖下,人性情感及肉体上的挣扎,展现了一个又一个血泪交织的故事。

 

开拍《家国系列》的初衷,要从外公说起。记忆中,自己七岁之前几乎是在外祖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因此我与两老深厚的感情,不言而喻。民国前一年出生的外公和外婆一直居住在台中大肚乡,喜欢莳花弄草,在百卉齐放、蟲鸟争鸣的乡野怡然自得,直到外婆住进养老院的那天开始,外公平静的生活瞬间有了变化。

 

指腹为婚,结褵60载的外公外婆,一辈子从来没有分离过,如今被迫分居,是衝击一。同时,为了让外祖父得到妥善照顾,住在台北的小舅特意将他接到台北。然而从乡村迁至城市的转变,成为老人家的衝击之二。东海大学建築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关华山曾说:「被迫的移动对人性有一定程度的归属感撕裂!」

 

寄居在儿子家,虽有儿孙绕膝,然而老伴不在身边的怅然、有家归不得的无奈,更加催化外祖父内心的乡愁。一天,我到养老院探望外婆,恰巧看见南下的外公坐在外婆病榻边抚摸著外婆的脚,仔细地打量她。面对已失智的外婆,外公还深情款款地问著:「妳捂欢喜某?」(闽南语「妳开心吗?」)接著,他什至贴近外婆的嘴唇,开始亲吻著她。我赶紧拿出摄影机捕捉这珍贵的瞬间。

 

从外公毫不矫揉造作的举动,顿时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爱就是不求回报地去取悦对方,即使在病榻上。」这一幕后来成为《家在何方》一片中的结尾,无声,却撼动人心。

 

从1999年的《家国系列》四部曲到2009年的《麵包情人》,及至2018年的《爱子归来》,我对纪录片的拍摄,始终秉持一个原则,欲藉著感情与史实的结合,引起普罗大众对人性的共鸣。有别于新闻单一的据实报导性,我期待将更多情感的浓度,透过电影,灌注于真实生命故事里,刻画出心灵的诉求。台湾公共电视製作人巫知宜曾经这样形容我的创作:「以柔性的政策带出内心的抗议。」

 

继《家在何方》之后,我又将焦点放在失去老伴的外公身上,拍摄了《亲亲我的爱》。那时外婆已经离世,我与外公同住,用自拍的方式,细细纪录外公对外婆的思念、信主受洗的见證以及最后弥留出殡的过程。清晰记得外公出殡的那一幕,我节录圣经传道书中的部分内容,在大雨帮衬的背景下,用话外之音表达对生命永恒的答问及人生最终的归属。

 

(上)《麵包情人》主角之一贝比。
(下左)《麵包情人》海报:萝莉塔。
(下右) 杨妈妈20年多来持续写信关怀受刑人。

 

拍片前后,移民族群的生活态度对妳有什么特别启发?

 

李:我认为移民在新环境中所体现的「坚忍拚搏」,特别让我动容。以《麵包情人》中的菲妈移工为例,他们为了寻求更稳定的经济来源,毅然离开自己的属地,勇敢地向外发展,即使付上与家人分开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如候鸟般,在某个时期往某个地域迁移,这些移工内心都有一个理念:这是让家庭得温饱最合适的途径。比如《麵包情人》中的贝比与丈夫,把儿子留在菲律宾,妻子只身来到台湾工作,丈夫则远赴中东的杜拜发展。心里虽然对孩子有万般不捨,但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夫妻俩只有咬牙向前走。

 

另一位《麵包情人》中的菲妈罗莉塔,为了提供女儿继续求学的机会,独自来到台湾,饱受与家人分隔之苦16年之久,但是她却说,这是一个母亲的自觉,也是为家奉献心力应尽的责任。

 

在《爱子归来》一片中,两位移民母亲面对人生逆境,并没有任风浪撲灭内心的鬥志。老年丧子的凄凉,儿子锒铛入狱的绝望,本是理所当然的结局;但是这两位胸襟超然的女性,竟是将心中的失落化为力量,凭著对上主的信心,顶著风雨走了过去。一位是靠著书信鱼雁往返,带领无数受刑人归主的杨妈妈,宛如桌下的暖炉,藉著真诚的文字,安慰许多黑暗中失丧的灵魂。她的生命就像那雪地里的草,蕴含坚韧的生命力。

 

另一位是锲而不捨,想尽办法为儿子郑海光平反冤狱的郑妈妈。1993年《金色冒险号》事件,引发美国政府高度注意黑帮的人口贩运交易,订定一连串的严酷法规来制裁所有相关犯罪。在这样的氛围下郑海光变成了时代的牺牲者。

 

为了偿还蛇头的债,海光辛勤工作努力偿债,却没料到阴错阳差,被人利用,捲入绑架强姦案,最后被判84年冤狱。郑妈妈为了帮助儿子洗刷冤屈,只身来到美国,住在狭小陋室里,除了要忍受蝨蚤蟲害以外,还历经迁居12次。在毫无生活品质的情况下,郑妈妈始终不放弃为儿子申冤的机会。这种不离不弃的母爱,是最接近神的爱。

 

 

就您观察,劳工移民对当地社会有什么价值与影响?

 

李:就社会阶级而论,不同阶层在一个空间都有不可或缺的角色份量。劳动阶层所提供的劳动力,看似平凡,却不可或缺,对人们基本生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劳工移民为了生活,常从事中产阶级所不愿意做的工作:「低工资」、「劣环境」、「长工时」,在这样不堪的生活中,却仍被主流社会歧视。

 

当初我之所以拍摄《麵包情人》,便是看见劳工生命的价值。那一个个在异地认真工作、挥汗如雨的背影后,潜藏值得尊敬的高尚人格。当菲妈们尽心竭力在养老院照顾与她们没有血缘的耆老时,不仅老人孤单寂寞的心得到慰藉,菲妈离乡背井的乡愁情感也得到交流释放。

 

在拍摄《爱子归来》时,我领悟到不是所有受刑人都十恶不赦,他们移民生活中不为人知的辛酸,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呢?1980年代,大批的偷渡客从福建沿海湧入北美,而造成这股偷渡旋风的原始点,除了美国财富的拉力,还有多年来的文化包袱:害怕贫穷、留在本乡被视为没出息。因此,不计其数的福建移民付上金钱、生命的代价,选择一条看似违法却也可能是一线生机的不归路。

 

藉由纪录片传递的资讯,盼望能成为一座桥樑,唤起大众对劳工移民的同理心。

 

▲李靖惠导演(中坐者)指导学生用手机製作见證短片。

 

劳工移民的生活有哪些部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首先,与家庭分隔所产生情感上的压力往往是移工的头号困扰。以先前提过的贝比为例,因为长时间与家人分开,导致夫妻之间互相猜忌,孩子也变得与她疏离。贝比心有所感,曾经写了一封短诗:「我像一颗星星,有时候出现,有时候消失,但是请你不要忘记,我还在这里……。」惆怅无奈之情令人唏嘘。

 

其次,在许多地方,移工由于不受当地法律保护,在长期工作没有休息的情况下,过劳疲惫是另一个杀手。而移工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常被人忽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可说是另一种变相的歧视。

 

再者,基于种族保护主义,不少国家在移民政策上紧缩,使移民的工作机会受限。以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为例,如今川普颁佈的新移民政策,优惠本国国民,提高接受外来移民的门槛,并且针对非法劳工阶级移民,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

 

▲2018年7月,李靖惠导演于丰收灵粮堂举办的短片製作工坊获得热烈回响。

 

做为基督徒,视觉传播的工作,赋予妳什么样的使命?又该如何鼓励新人承接落实,普及社区?

 

李:在如今这个高速网路的时代,影音媒介对大众的影响无远弗届。透过社群网络,资讯资讯快速地植入人心,文字影像的魅力不仅在它所带出的视觉效果,更在于它内藏深远的影响力。圣经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哥林多前书4:9)我当初选择拍纪录片,纯然是想要把自己所经历的生命故事经由口语、文字、影片呈现出来。一部好的纪录片若是要有穿透力,细节的经营必不可少,藉由点点滴滴,主角的心境情绪随著故事高低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张力,自然地与台下观众连结,一个个镜头的交替,都能牵引萤幕前的人心。在许多影片放映会的场合,总能遇见好些人对我表达影片带给他们内心的震撼。有次在北美的一场《麵包情人》播映结束后,一位男性观众就非常激动地来告诉我:「导演,谢谢妳,现在我知道我的选择了!」

 

除了导演的身分外,我也是一位全职在大学里教授影音课程的教育工作者,影音媒介俨然是新世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用手机就可以拍电影」的时代,影音事工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然而要吸引更多人来进一步认识并参与这份事工,惟有透过在社区中建立教育培训的机制,招贤纳士,才能接棒传承。

 

2012年,我应邀众教会邀请,带著《麵包情人》来美国巡回映演。神给我一个「麵包情人行动电影院」的异象,以电影巡回与媒体教育训练的方式来扩展神的国度。2014年4月,我们在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所主办的文化营课程中,首次开设「我遇见神的故事」工作坊,大力推广影音传播与福音的连结。初试啼声就有40多位学员报名。许多新血的加入,使我们备受激励。

 

在祷告后,2018年,我们在纽约成立了「麵包情人电影公司」,作为事工发展的北美据点。近年来,我们的触角,已从纽约延伸到宾州、麻州、德拉瓦州、印第安那州及洛杉矶等地。2018年,藉著《爱子归来》的北美放映会,我们在纽约丰收灵粮堂举办第三次影音训练班,再度引起许多社区民众的关注和热烈回响。

 

电影宛如一扇人生的窗,捕捉生活中不同季节的替换更迭。投射在窗稜间的,有时空迁移下,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和情感挣扎。骤雨有时,虹彩有时,狂风有时,宁静有时,欢呼有时,低落有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当生命导演喊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戏码就跟著祂已编好的剧本延伸,直到完结落幕。没有比较,没有怀疑,只要把自己的角色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极处,我们便不负所託。虽有险阻试炼,惟有倚靠那加力量的,努力「向著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14)

 

 

 

受访者小档案
李靖惠,1996年至今为独立製片导演,台北市电影委员会推荐傑出台湾导演,也是首获亚洲电影基金会亚洲纪录片连线奖助之台湾导演。电影有上千场映演纪录,广受媒体与观众好评,并荣获许多国际奖项。其代表作为「家国系列纪录片」。李靖惠导演也任大叶大学副教授兼传播艺术学士学位学程主任,并积极投入公共服务。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