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中的选择

 

文/姜家齐

 

▲在疫情期间,美国有许多人需要排队领取食物。

 

新冠肺炎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长时间看新闻和在朋友间传疫情在世界各地肆虐的信息。

 

3月中,几位我曾教过的北京大学学生在微信群里谈许多美国人选择不戴口罩,还有不少人选择抢购枪支和弹药,其中一位居住美国的也表示她在排队等考枪證。说到排队,那一段时间新闻铺天盖地报导美国各地抢购生活用品的长队,和寒风细雨中等领食物救济的长队。

 

选择买日用品和食物很容易理解,是生活必需品。至于选择抢购枪支弹药,有分析指出,是那些人相信疫情有可能引起社会动乱,为保卫个人与家人的生命财产而采取的行动。

 

罗马帝国时代基督徒的选择1

 

根据历史记载,罗马帝国时代有四次大瘟疫流行。第一次发生于公元65年,正是声名狼藉的暴君尼禄皇帝的年代,也是罗马帝国开始严酷迫害方兴未艾的基督教的时候。2

 

四次大瘟疫肆虐帝国各地,各个阶级都有大批人死亡,有记载提到:「……到处都倒著一丝不掛的屍体,连续好几天得不到掩埋,有时会被狗吃掉,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景象!」当时的政府官员、宗教领袖,乃至医生们不仅束手无策、自身难保,也多有选择弃职而逃。

 

当时还是法外之民的基督徒们,却有不同的选择。他们在患难中奋不顾身地照顾病弱、安葬死者,积极地扩大了社会救助网络,并适时宣扬基督之爱,使得归信者日众。在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基督徒人数达到了总人口的1/10(大约600万)。主后313年,君士坦丁颁佈基督教合法化的米兰敕令,并在临终时接受基督信仰,罗马帝国不再迫害基督徒。

 

当然,基督教的兴起有著複杂的原因,在瘟疫期间的突出表现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古罗马时期频繁爆发的瘟疫,和那时「基督徒耐心地送到他们口中的羹汤,而不是基督徒为他们献上的祷告」,治癒了那些无依无靠的残存者,为基督教的兴起提供了「主要的,什至是决定性的发展机会」。

 

▲当瘟疫侵袭罗马帝国。(巴黎奥赛美术馆藏图)

 

只有慷慨能拯救我们

 

学生们的微信群讨论,有一位发出一篇由《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汤玛斯‧佛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撰文的〈疫情让我们处在公元前后那样的分水岭〉3。学生们对这位作者不陌生,因为他的书《世界是平的》是我指定的教材之一。

 

文章中提到公元的分界是Before Christ和 After Christ,而新冠肺炎的长久影响开始了新的分界 Before Corona和After Corona。文中分析了全球化让世界环环相扣,导致新冠肺炎的广泛传播和对世界史无前例的衝击,也分析对美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结尾段的标题是「只有慷慨能拯救我们」,总结疫情后美国该如何应对。最后一句是:「缩小分裂的文化间距的同时,需要松开钱包,在冠状病毒后的世界里,我们的社会将越强大、越友善。」

 

我引用了这句话「只有慷慨能拯救我们」,做为那段学生群里选择买枪讨论的结语。

 

▲汤玛斯‧佛里德曼著文提醒读者,缩小分裂的文化间距的同时,需要松开钱包,在冠状病毒后的世界里,我们的社会将越强大、越友善。

 

圣经对慷慨捐赠的教导

 

新旧约里充满了慷慨助人的教导,这里仅仅分享几例。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著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6:3)「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言19:17)孝敬父母在华人文化的行为规範排名第一,但很少把怜悯贫穷和孝敬父母放在同一个责任阶梯上,当然也无法想像「让神欠我」是何等的事。

 

路加福音3章记载施洗约翰宣讲悔改、预备基督耶稣的来临,约翰回问众人当做什么时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参考路加福音3:11)约翰说的是,即使只有微薄的资源,也当行善分给有需要的人。

 

马太福音25章37-40节:「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做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这一段是耶稣受难前较长的教导,没有提到广传福音、教会服事等,而是警醒在末世审判中对慷慨助人行为的重视。

 

哥林多后书8章1-2节说:「……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福音从犹太人传给外邦人,当时的族裔隔阂与矛盾远远超过现在,那是一个饱受磨练的过程。罗马书15章26-27节说到外邦信徒捐款帮助耶路撒冷信徒的生活需求,是外邦教会偿还对耶路撒冷教会在属灵恩典上所欠的债,哥林多后书8章13-14节也提到这是不同地区互相帮助的原则。

 

起来!我们一起奋勇做这善工

 

虽然悠久的华人文化不乏扶贫救急的教导,但是在现代华人社会里,的确是比较缺少帮助近亲以外之人的风气。慈善援助基金会每年进行世界捐助指数(World Giving Index)的调查,抽样调查各地居民的三项行为:1.帮助需要帮助的陌生人;2.慈善捐赠;3.从事志愿者工作。2019年的报告总结了过去十年的排名,前十名中有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尼,而华人较多的新加坡位列第46,台湾第48,中国大陆则垫底为第126。4

 

或许华人基督徒在慷慨助人方面超越一般华人,在这次疫情中更是如此。真是这样的吗?粗略查看这几个月互联网上教会关于疫情的讲道、劝勉和生活见證,几乎全是如何安心等待仰望,更好安排自己的生活等,极少劝勉患难中怜悯并帮助有困难的社会弱势群族。

 

在二战中领导英国克服困难并取得胜利的丘吉尔先生有一句名言:「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回顾教会历史,盼望华人基督徒也选择不浪费这一场危机,像历代基督徒在瘟疫肆虐时代的表现,奋起做怜悯救济的善工,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操练,并使福音得到广传。

 

我的选择

 

严格来说,疫情对定居在台湾的我不是太大的患难,反而美国疫情发展和衍生的经济及社会问题让人感到震惊。我像大多数在台湾成长的同龄人一样:曾接受过来自美国的救济,在信主过程中领受过美籍传教士的帮助,并在美国求学、工作、生活多年。可以说我们的确从美国得益不少,是该偿还的时候了。

 

过去我的奉献与捐助偏重在下半年。经过祷告和一些估算计画,选择提前奉献和捐助,也增加捐助来支持美国提供食物救济的单位。想到有家人居住在波士顿,疫情中也常为家人和波士顿地区祷告,故选择捐赠给波士顿地区的食物银行,并把他们的事工需要放在经常的祷告中。或许这算是应验那句话:「你的金钱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吧!

 


 


1.         本节取材于〈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兴起〉,2020-04-06欧路商学院,https://kknews.cc/history/9vb4r6b.html,原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         巴黎奥塞美术馆藏。原文网址:https://kknews.cc/history/4bnyp53.html
3.         《世界是平的》作者撰文:〈疫情让我们处在公元前后那样的分水岭〉,https://www.chainnews.com/zh-hant/articles/073634932398.htm
4.         《CAF WORLD GIVING INDEX 10TH EDITION》,https://www.cafonline.org/about-us/publications/2019-publications/caf-world-giving-index-10th-edition

 

 

姜家齐,中国大陆出生,台湾成长,在美国求学、就业,也曾在台湾与中国大陆任科技公司管理职务。2006-2017任教于北京大学,2015-2018任上海舜益公益谘询公司执行总监。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