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如何面对家庭暴力?

牧者回响之二

 

采访/杨韩甲华

 

 

张陵兮牧师于芝加哥、纽约牧会或是当医院牧师时,曾积极帮助无数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与儿童,她以书面与电话回答本刊采访如下:

 

请介绍妳参与服事的家庭暴力庇护所(Shelter)。

 

1883年,在纽约布鲁克林(Brooklyn, NewYork)红钩区(Red Hook)有许多远洋船,尤其以挪威水手特多。他们在美国工作生活,自然就有许多「过埠新娘」嫁过来。谈情说爱容易,生子维生困难。

 

▲费伊丽女执事终身停留在纽约市未曾返回祖国挪威,以神的大爱服事遭受暴力的妇孺以及穷苦病人。


当时费伊丽女执事(Sister Elizabeth Fedde)从挪威到纽约访问,见到许多同胞的困苦,尤其是妇女在婚姻、家庭中遭受到情绪及肉体的虐待,寻求护庇无门。费女士出于恻隐,将心比心,慨然回应耶稣的吩咐:「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约翰福音15:12)

 

于是费女士租赁─处作为妇女及孩童的庇护所。与护士始祖南丁格尔是同学的费伊丽也建立了护士训练学校及医疗中心,即现今布鲁克林「信义会医院」及「信义会三一中心」之前身。

 

今日位于纽约市的这间庇护所为了维护受暴妇女孩童的安全,仍在保密下进行,不向外公开。

 

请谈谈帮助家暴受害人最难忘的经验。

 

有一次为一对夫妇做婚姻辅导,夫妇之间因语言、文化、宗教等差异,出现暴力行为,我不能以「祈祷」 结束了事,也不能因为辅导过他们而提供文件證明,于是转介其他专业机构继续帮助这对在精神、肉体、情绪及法律上饱受困扰的夫妻。后来得知这位妻子从困境中得到纾解,并得到人身安全保护。这比「紧抓著会友不放」更令人欣慰。


▲这类庇护所一般能提供家暴受害妇孺紧急居处衣食、谘询辅导、教育训练、法律支持、紧急热线与资讯、转介等服务。 (资料来源:http://www.safehorizon.org/page.php?nav=bd&page=sheltertour_street


韩派特(Rev. Patrick Handlson)牧师坦承:「我们牧师常对虐待的徵兆视而不见,或对家暴的罪恶讳言不提⋯⋯。」请问为何会这样?牧师的困难与顾虑是什么?

 

通常牧师做探访、行政、会议、崇拜、讲道等一般牧会的工作,已忙得透不过气来了,还要作家庭辅导就非常困难,原因是「难缠」,清官难管家务事,一介入就没完没了,要如何喊「停」?拿捏分寸并不容易。尤其我们华人「顾面子」,把家暴当成家务事,视为隐私而不愿涉足。若处理妇女遭到性暴虐的问题时,男牧师觉得尴尬。有时也或许不敢承认自己不能辅导,又不能转介给专业人士处理,耽误了许多人在婚姻中受虐待之苦。

 

▲天地之大,竟没有我们母子安身之处?受暴妇孺的呐喊,教会听见了吗?

(资料来源:http://www.safehorizon.org/page.php?nav=bd&page=sheltertour_gina

 

是什么原因使得您愿意帮助这些受害人,而没有掩面不顾?


我深深感到传道人是受主耶稣呼召而从事生命的承诺,行使耶稣的使命去爱这些「无处可靠的人」,当然,处理「人」的事需要有一些对人性的了解、心理辅导,以及专业处理界限等基本常识,最重要就是要「诚实」,不要以为自己是「全能救主」,要知适可而止,尽量找到专业支持网去继续帮助受害者,在身、心、灵上的复原。

 

我看到那一个个受困后得到释放,心灵充满喜乐,人生充满希望,对自己满有自信的妇女,我与她们同唱 「感谢的乐歌!」 因为在黑暗中流过泪的人,知道如何去擦乾别人的眼泪,也会听得见哭泣中无音符的曲调。

 

 

受访者小档案
「信义会道成肉身堂」张陵兮牧师
生于大陆、长在台湾,于香港求学。从事教育及音乐专业多年,育有三位成年子女,已有一位孙子。
现任纽约长岛市「信义会道成肉身堂」主任牧师 、布鲁克林区「信义会医院」院牧。张陵兮牧师缅怀先圣费伊丽女执事的心志,愿效法她行使耶稣爱的诫命的生命承诺。
于911事件后创立音乐与艺术治疗事工,于布鲁克林区「信义会圣雅各堂」免费提供市民高品味的音乐与艺术,以疗伤止痛,回复健康的心灵(详情可电718-439-8979询问)。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