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期神国邻舍-社区 Kingdom Neighbors

线上人生

 

文/麦能

 

 

两场丧礼、一场婚礼

 

在这段疫情尚不知何时结束的时期,许多事情都是透过网路进行。跟老同学谈起过往,我们都是喜欢过实体的人生,何曾想过这辈子可以经历从没有手机到「机不可失」的日子;怀念在「太平时期」的林林总总,如出遊、逛街、看电影、与朋友相约吃饭聊天等等。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日常,如今都成为依依的怀念与未知的期待。

 

也许真是该庆幸可以活在网路时代,在人与人之间不能安全接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网上交集互动。算算这段日子,我已在网上参加了两场丧礼、一场婚礼,还有教会将要举行的洗礼,至少三次的医生线上看诊⋯⋯,固定的主日敬拜、团契聚会那更是不在话下。

 

对于90、00年代出生的人,这种方式应该没有产生太大的衝击,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是「No Wi-Fi no life;无网不利」。什至有人说,在这段期间透过与弟兄姊妹在线上玩遊戏,他觉得彼此之间距离更接近了!青菜萝蔔各有所好,当然不能否定这种认知,但因我成长背景与个人偏好倾向,对于线上遊戏或类似玩乐,还真是没有胃口,勉强不来。

 

▲作者参加了一切从简的线上婚礼,省略了鲜花和喜宴,但在神面前的誓约依然隆重。

 

生命中有太多不可测的意外。在参加的两场丧礼中,一位是我很敬重的长辈,一位则是未满30的年轻人。那位长辈的丧礼,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众人花了许多精力筹备策划而成。大家有太多不捨的思绪,即使是在网路上进行,但因怀念长辈活出的馨香生命,也能够使参加者从中得到满满的感动!这使我感悟到,无论何种形式,只要真诚有心,都能发出热度,触动心弦!任何媒介都只是工具,惟有内在的情怀,才能与人心深处的灵魂呼应。

 

至于那场婚礼,认识这对新人的都异口同声:「啊,这真是太符合他们的风格了!」因为新人双方都非常节俭,婚礼虽是在教会举办,但拘于麻州对场地人数限制,现场最多不能超过十人;算一算,新郎、新娘二人,摄影、在场工作人员共三人,證婚牧师一人、翻译一人、司琴一人,观礼代表二人,加起来正好十人!重点在于不用举办婚宴,不用準备茶点,不用插花及布置场地,不用印製节目单,不用準备送客小礼物,不用操心父母、亲友从远方来的住宿。新娘也没买婚纱,就穿一件白色长洋装,戴上头纱,捧花是一把太阳花(连捧花也省了);新郎打个黄领结配黄色捧花,从镜头上看,效果也很不错。一切从简,最主要的是省了一大笔花费!线上观礼的人应该过百名吧,大部分人都是打开镜头,穿著正式,显示对婚礼的看重。

 

▲疫情阻止大家参加婚礼,但藉著网路平台,亲朋好友们仍能举杯、跳舞同乐,祝福新人。

 

你要怎么Zoom?

 

买菜时在街口巧遇教会的一位姊妹,跟我说她最近很忙,有许多地方要去打点,例如要在老人中心用Zoom教长者唱歌。很明显80岁以上年纪大的人,很少活跃在Zoom上,因为在操作上还是有困难,都需要儿女或孙辈在旁协助,若是独居的就更没机会了。也是,随著年岁的增长,对新的事物,脚步自然跟不上。想想自己若不是基于生活需要,也是懒得去学习新知,尤其是3C产品,日新月异,一代换过一代,还真是无穷无尽啊!美其名曰鼓励大众消费、活络经济,但这真是我们生活上「日用的饮食」吗?

 

顺应时势,Zoom的功能繁多,上课、健身、聊天、约会⋯⋯都能在「房间」里进行。待久了,还是嚮往窗外有蓝天。

 

有回跟住在附近的一位90后年轻弟兄相约,一起外出散步透透气。口罩后面的他感歎地说:「还是需要跟真人说话。在家上班,有时候连一句话都说不上,还真不好受!」看吧,在虚拟空间中憋久了,除了特级宅男宅女,只要是个正常人,应该是谁都受不了。

 

当然,凡事各有利弊,网路世界已到了几乎无远弗届的地步,外在局势瞬息万变,谁能晓得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如此的世代,容易放纵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然而也是一个为主作光作盐的时候。危机也是转机,事情发生,都有神隐藏的美意,就看我们如何在其中领受。何不把握网路如同病毒无孔不入的特性,发挥创意使用这份工具,无所不用其极地去占领未得之地,那么也就没有白白浪费这段「特殊时期」!

 

不要让现况阻挡了前进的脚步,祝福你打开天窗,灵感泉湧,想到下一步要如何过你的线上人生了吗?

 

▲何时能再回到蓝天下,与好友散步、聊天?即使疫情限制活动,创意不受限,作盐作光亦不受限。

 

 

麦能,全职画家,获颁古根汉绘画研究员(Guggenheim Fellow 2007),热爱色彩, 锺情绘画,使用个人符号,诉说与神、与人、与自然的生命故事。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