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葡萄藤展向何方

 

文/莫非

 

 

圣经中有个著名比喻,葡萄树与枝子(约翰福音15:1-17),是主耶稣比喻人欲得到生命的灵,便必须透过基督,如同葡萄树与枝子的连结。但比喻并未停留至此,在后段,主耶稣更进一步地叮嘱我们要多结果子,彼此相爱,透过教会而团结合一。

 

所以葡萄藤不能离开葡萄树,也不能停止结果。只有持续不断地成长,结实纍纍且彼此紧密连结,才是合主心意的属灵生命状态。


然而后现代里,因为生活形式的选择和生活经验的改变,所有「邻里」与「社区」的笔划全被改写了。「断裂」,成为现代人际关系的最佳写照。「社群(Community)」,在有些教会里更渐退化成一属灵名词,对其信徒只有教导,却无经历。葡萄藤的触鬚因此空翘首风中,兀自晃荡,不知应展向何方?

 

社群观念崩溃

 

然而曾经,中国人是很看重社群观念的民族。古时一旦当官,只要沾亲带故都会有点好处。但若犯了流放或杀头罪,也会株连九族,被赶尽杀绝。

 

曾经,中国人邻里间也是鸡犬相闻,守望相助。母亲要出门买菜,只要给邻居交代一声即可出门,孩子自有人会帮你看顾餵食。夫妻吵架、打骂孩子,也都会有邻居出面劝架拉扯。出了事更见团结。偷儿上门,若有什么动静,四周邻居皆会举著扫把、锅铲,吆喝著赶来一起抓小偷。

 

若仔细注意「邻」这个字,会发现生命中有「米」有「不顺」时,都会有只「耳朵」在一旁相伴。那个年代,也真是有一点美食,大家分享;一家有事就是全村的事。可说是一个美好的年代,温馨人性浮荡四周。

 

但如今,后现代人的社群和邻里在哪里呢?我们和邻居还有什么有意义的互动来往吗?

 

前几年,我的邻居曾遭过偷。事件发生时,我就在家。他们警铃响时,我也听到了,但不动如山,想是屋主不小心自己误触警铃。结果,我在这头仍继续读写,小偷却在隔壁大搬特搬。傍晚时分,女主人告知遭偷时才大吓一跳。不禁思考:为何警铃响时,根本未想到要出去一探?21世纪的警铃,到底是装给谁听的?

 

或者应该这样问:现代屋外警铃响时,还有谁会往外跑?若跑,很可能是因为那警铃声听来像是来自自家的车。现代人的铃声又特多,房子、车子加手机,各有警铃或闹钟,误触响起的时候多过真有状况。「狼来了」喊久了,居然快被洛杉矶立法定为噪音,要开罚单。

 

21世纪的警铃是装给谁听的?是装给自己和警察听。

 

前些年台北还出了件案子,公寓里一初中女孩被邻居性侵犯,然后被杀害。据报载,过程中,女孩曾衝到阳台呼救,也有邻居听到了,但没有一人行动。后来邻居解释,他们以为是哪家父母管教子女,既是别家的事,就不要多管閒事,于是就发生了惨案!

 

不禁让人思考,现代人的社群邻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好像整个社群的观念都在崩溃。为何会如此?

 

▲下一秒钟,无助的年轻父亲,会登上社会新闻成为烧炭自杀的悲剧吗?

 

高度迁动性

 

邻里的产生,在于相处,共享一块土地,共度一段生命时光。彼此的家庭历史和回忆有一大段重叠的地方,再加上生活上守望相助,自然便有了邻里的感觉。

 

但这年头,谁家不是因著上学、工作或移民等种种原因,拥有过三、四个,什至十几个地址?

 

变动造成断裂。个人历史既然变成断简残篇,如何还能和他人有持续牵系的可能?

 

即使我们不迁动,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在变动。乡镇变城市,独立房舍改建成集合公寓。大环境变动下,不再有人知道我们的过去,或认识我们是谁。所有的邻里全成了过渡,谁还愿意浪费时间和别人自我介绍,或花时间认识?

 

除了生活上发生衝突,我们很少会主动上门认识我们的邻居。他姓啥?叫什么?今天才来往的人,谁晓得明天又将迁往何方?有时为了懒得说Good-bye,乾脆连Hello也不说了。所以常看到电视访问刚发生凶杀案住宅的邻居,记者问:「请问,隔邻兇手平时是怎样一个人呢?」

 

邻居答案多半是:「哦,他看起来很安静,和善,不像是会杀一家四口的人!」

 

个人主义猖行

 

邻里的形成,也需要有团体观念。在乎别人的观感,体贴彼此的需要,舆论对个人行为更有不小的无形束缚力。这和个人主义当然绝对相斥。

 

西方个人主义影响深远,一切都讲究自我实现,自我利益和自给自足。生活上的需要也力求独立自主,不靠神也不靠人。于是追求自我满足,胜于满足别人。一旦发生利益衝突,也会情愿踩在别人身上来完成自己。

 

广告媒体里常可见到这样的个人主义蛊惑。欧莱雅(L'oreal)化妆品和香水广告,有句著名台词是:「因为你值得(Because you're worth it)!」男人万宝路(Marlboro)香烟广告则是:「Have it your way!(照你的方式来)」

 

▲法国欧莱雅化妆品著名的广告台词:「因为你值得!」将个人主义推向极致。


文化媒体不管直接间接,都在鼓励我们要多爱自己一点,对自己好一点。

 

生活上则强调要追求自由和隐私。亲友太靠近了,相处起来怪麻烦,情愿住远一点。对关系的承诺感下降,怕一承诺便会限制自由,因而婚姻里合则合,不合则散。很多人什至根本不愿结婚,觉得找个冤家来和自己过不去,何必呢?一个人多轻松,多好!

 

个人主义也侵蚀了我们的信仰。上教会,不满意则换,一直想找一家对胃口的,结果没有一家对胃口。因为不想投入又不想承诺,在挑选中老没有一个归属感。所以现代人的信仰,变成上庙堂烧一柱香,回家以后则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相信新世纪主义和新禅学的盛行,也和不用付太大的承诺代价有关。不用付上时间与心力来查经或服事,也不用处理人性纠纷和个人软弱,很对个人主义胃口,所以隐形信徒人口很多。

 

基督徒自然受其影响,觉得上教会,要像哥林多教会那样和弟兄姊妹互相磨合,多累啊!于是很多人是在家里看电视来崇拜,或情愿自己读属灵书或听录音带,觉得可以自给自足地修成正果。这都是个人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拆散了社群,只有在个人有需要时,才会加入一个特别性质与功用的团体。但也是带著逛街心态试试看,若不能满足需要则退,谈不上任何委身。

 

电梯式的社群关系

 

2005年时曾回台看望家父。那时他重病,住台北荣民总医院的十四楼病房。

 

每天探望加上三餐出去买饭,都要搭电梯数次。于是观察到一个现象,人,尤其是中国人,出乎意料之外地有伸缩性。

 

每天上、中午和晚间都有一段电梯的尖峰时段,人多的不得了。但不管电梯里塞得有多满,还是有人会硬挤进来。此时,电梯中每个人皆会不约而同地彼此贴近,腾出空位来容纳人。一层又一层,狭小空间渐渐饱和到不行,人还是不断地塞进来。于是每次电梯门开,挤成沙丁鱼的所有人都会吸一口气,容纳再容纳,真正地成了「肌肤相亲」。

 

却又肌肤相亲得十分尴尬。因为彼此间如此靠近,却不交一语,也不互看一眼。每个人都无可奈何,沉默地望著楼间数字指示灯。电梯停在哪一层,轮到谁上下,谁便挤进或出去,无人置一词。

 

现代人的相处,有时不是很像处于电梯里吗?再靠近都没有互动,全都各自盯著自己的目标,身边走了谁、来了谁,全然若无所觉也不过问。然后,哪天这一头与那一头碰上熟人了,忽然跨过中间所有其他人便开始聊起来,好像一电梯的人全都不存在。

 

这是现代人很可怕的过滤能力,在人与人之间築建一道道隐形墙,对不相干的人全然视若无睹。这是为何现代人特别感到关系疏离、孤单寂寞的原因。

 

▲疏离的现代人啊,为何对求救的呼唤视若无睹?为何对生命的旋律充耳不闻呢?
(图片来源:www.cishan.net

 

创建社群是神的心意

 

但是电梯式的社群关系,绝非神的心意。基督信仰是一个讲究关系的信仰,因为我们的神是注重关系的神。建立关系,建立群体,正是祂救赎中心的作为。

 

当初神创造人,就说那人独居不好,而又创造了夏娃。所以神创造人是为了群居,祂在我们心中放下渴望爱与被爱的需要,便是要我们在与别人的互动中来满足。在彼此需要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神创造人,就是希望我们彼此依靠、互相扶持与互相肯定。

 

神与人的关系,也不只是神对一个「个人」而已,而是神对一个「社群」。神对我们的所有旨意,全是透过社群来实现,来完成。

 

因此在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神的应许,一直是针对整个以色列民族,而不是某一个人。亚伯拉罕蒙召离开家乡去迦南地,是携家带眷,有妻小也有侄儿罗得。摩西带以色列人出埃及,更是整个民族共进退,过红海,进旷野。

 

西乃山上神与脱离苦海的以色列国,重新立约时说:「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19:6)祭司的国度与圣洁的国民,都是一个集体的身分。神对摩西颁下的诫命与大小律法规条,也是在教导以色列民如何照顾贫苦,如何处理纠纷,如何敬拜神。

 

到新约时,耶稣在世上传福音更非单打独鬥,祂先找好十二个门徒,同时看重个人,同时也邀请个人参与团队事工,并要求彼此洗脚,彼此相爱。

 

使徒行传时代更不用说了。早期基督徒是同住同吃,同宣教同传福音。到保罗建教会,更教导整个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有的弟兄姊妹是身体的各部分,眼、耳、手、脚等都应彼此配合。

 

因此不管是旧约、新约,社群观念是基督信仰中很主要的一个教导,也是一个很宝贵的属灵传统。

 

基督徒社群特质

 

如今在后现代,当一切都被解构拆散,人际关系被撕裂为褴褛裂帛之时,定时聚会的教会生活,很可能是后现代社群的最后一个堡垒了。

 

因为基督徒社群与一般社群不同,不是出于兴趣组成的兴趣小组,像合唱团。也不是因著乡愁组成的同乡会,或因著大专同学组成的大专校友会。那些都是因为个人的需要而形成的团体。个人需要就是参加的最大目的,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便会勾心鬥角,产生伤害。当需要不被满足时,则选择退出或跳船。

 

基督徒社群的特质,则是凡事以「神」为中心。由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出来,走向以神为中心,为神而爱世人。是奉主名聚集的组合,在耶稣名下,与神先开始有个人关系后,才和其他圣徒彼此联结。再加上圣灵与我们同在,共同活出神的话语,成为一个属灵的身体。

 


所以基督徒社群的定义,不再是民族或地域邻里,而是跨过地域血缘的属灵关系。

 

在这属灵关系里,不断操练、建立服事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服事。所谓「服事的生活方式(Serving Lifestyle)」就是人生以服务事奉为目的,随时随地地找机会服事和自己有血缘或没血缘的人。而「生活方式的服事(Lifestyle Service)」,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围里,结合个性、恩赐与专业知识,在各自生活岗位中服事人。基督徒中各行各业,有医生、律师、电脑专业、卖保险、或作旅行社等资讯服务,能在生活岗位里让服事有创意地生活化,就是基督社群的特质。

 

基督徒社群目的

 

因此,基督徒社群是后现代里的惟一方舟。个人故事的断简残篇,因著信仰而有了新的生命和身分,也又有了重新改写的机会。因著葡萄藤式的生命连结,我们彼此塑造和磨炼,和婚姻一样,在努力调适中建立出一个新的团体身分。不再是「你」、「我」、「他」,而是不断地建立「我们」。 而「我们」又再生出更多的「我们」⋯⋯

 

由社群中再往外扩展,把由神那里享受到的爱与祝福,大大地给出去,成就一种感恩和祝福的生活方式。但愿我们能彼此连结,因著爱,葡萄藤般四处展伸,触鬚不断绵延抽长,如此,才能把爱不断地灑向人间。

 

 

作者小档案
陈惠琬,笔名莫非。十八岁由台湾来美。曾任加州休斯飞机公司电脑工程师六年,后专事写作。现定居洛杉机。曾著有散文《不小心,我捡到了天堂》,与小说《六个女人的画像》、《残颜》、《爱在蓦然回首处》等书。是标準的书癡,生活在脑中。本文取材自她的演讲。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