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期神国家人 Kingdom Families

我的第一个5K比赛

滴满汗水的路径

 

文╱林敏雯

 

 

跑出舒适圈

 

「我要报名参加5K比赛!」

 

2019年盛夏,生日晚餐桌上,我做了以上宣佈。

 

老公问:「何时比赛?怎么训练?」女儿则说:「跑跑不就好了,为什么要比赛?」

 

是啊!平日已固定运动,就算要增加活动力,跑跑就好,为什么要参加比赛?

 

当时,女儿就要进入高中最后一年,需要完成学测、申请大学的手续,还要兼顾课业和小提琴学习。这会是忙碌、压力大的一年,也是她留在我们身边的最后一段时间。我想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情,表达对她的陪伴、支持,和鼓励。

 

跟著一位跑步达人的YouTube频道运动一段时间了。常听她说自己原本是个「沙发马铃薯」,不擅运动,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直到开始尝试跑步⋯⋯十多年来,跑过许多马拉松,也挑战过50公里和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

 

心中不禁想,她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我回答女儿:「未来这一年妳会需要很大的专注和毅力,我也要以参加比赛,跟妳一起锻鍊专注和毅力。我想给自己一个突破,跨出舒适圈,就像以后妳要进入陌生的环境,也需要跨出舒适圈。我想让妳,也让我自己知道:没做过不一定做不好;做不好不表示做不到。」

 

为什么要努力

 

运动多年了,体力说不上好,但也不致太差。在YouTube上看到跑者迈著稳健步伐,踏遍高山低谷,我嚮往著户外运动带来的开阔心胸、宽广眼界。也憧憬著比赛当天,自己穿越夹道欢呼的人群,高举双手,衝过终点⋯⋯

 

我打算参加2020年4月First Care 机构举办的募款5K比赛(事工详情,请参阅本刊关系单元37期〈走到她身旁―第一关怀妇女诊所持续影响生命〉。)

 

5K(公里)是3.1英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己很清楚不能就这样冒然上路,说跑就跑。打算秋天凉快些就开始路跑,心想六个月的练习,应该足够吧!

 

10月第一个週六,早早起床,换上运动服,系好鞋带,出发。暖身后提起脚掌,摆动手肘,跑出第一步。

 

浅蓝的天空还透著朝霞的粉彩,翠绿的草镶嵌著人行道,鸭子轻盈地滑过湖水⋯⋯还来不及细细欣赏自然,视线已被汗水模糊,宁静中只听到自己大声喘著气,腿已经抬不起来了。

 

还没跑完一公里,我就领悟了:

 

一、这比想像中难太多了;

 

二、我真不是跑步的料。

 

YouTube跑步达人再三叮咛,绝对不能一开始就跑太快、跑太远。头几週只跑两英里,也不求速度,总是气喘吁吁,汗流涔涔,隔天腿痠痛得举步维艰。

 

每次跑都很痛苦、很挣扎,而最痛苦、最挣扎的,是週五晚设定闹钟的那刻。

 

週间需要5:30起床,长期睡眠不足的我,太珍惜週六能稍稍多睡一点。为了练跑,就得要早起。週五晚设定闹钟时,脑中闪过千百个藉口,要说服自己不去跑。

 

譬如说,总要先查看气象预报。早上会下雨耶,不跑了吧!但是跑步达人说:

 

「甜心,妳不是糖,淋点雨不会把妳给溶了。」

 

好吧,先设好闹钟,要真下雨就不跑。隔天早上醒来,果真窗外响著滴滴答答的雨声,但既然醒了就起床吧,灵修完还在下就不跑。放下圣经、说了「阿们」,好像还有点毛毛雨。既然衣服都换好,不跑步出去走走也不错。才出门,雨就停了。

 

就跑呗!

 

三个月后,把距离增加到三英里,体能没有明显改善,时间也进步不多。每次练跑,总是一面挥汗一面问自己:我干嘛跟自己过不去?

 

有天女儿上完小提琴课,回家路上不知怎的对她说起设目标、进步之类的妈妈应该说的话。才进家门,她突然抱住我,大哭著问:「为什么要努力?为什么要一直进步?如果已经很努力,还是没有什么进步,可不可以不要努力了?」

 

揽著已经比我高的她,真的不知该说什么。因为我也一直这样问自己。不单是跑步,还有其他,像是在教会服事青少年,还有写作、编辑等等。对于人生才起步的她,「努力」,宛如驴子面前的胡萝蔔,又如背后的棍子,是不得不的勉强,或者永远达不到的标竿?那么「努力」对我来说又是什么?努力过却没有显著效果,可不可以不要努力了?

 

我抚著她的头髮,告诉她,也告诉我自己:没努力过,怎知道自己行不行?总要试一试才不会有遗憾。努力而真的不行,就心安理得地接受;没努力,错过可以做的事,不是很可惜?最后结果并非至关紧要,单是努力的过程,就让我们的生命成长、丰富。

 

▲虽然作者觉得练跑不容易,自己也不是跑步的料,但仍然不放弃,因为没努力过,怎知道不行?

 

挪动终点线

 

2020开年后正式报名参赛。查看前一年的纪录,第一名的成绩差不多是我跑到折返点的时间;那时四十几分钟的成绩,会落在200名参赛者中的最后一群。

 

离比赛还有12个礼拜,我想再练12次也不会进步多少,况且再怎么进步,也绝对挤不进前100名。女儿已熬过高中生活最辛苦的阶段,完成申请大学的所有手续,课业虽繁重,压力已减轻不少。我练跑、参赛的初衷,可说达到了。

 

每週五晚上,依旧心不甘情不愿地设闹钟;每週六练跑,仍然骂自己为什么要自找麻烦;每次跑完看马表,总是沮丧。知道跑步并没有想像中容易,也清楚自己不是跑步的料,那就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实,何必再练习?

 

但是还有时间啊,下礼拜再跑一次吧,反正比赛很快就到。我可不想以后要女儿努力做什么事,她回过头来说:「结果不会再更好,何必努力呢?」

 

12个礼拜六的练跑,一个一个被划掉。终于在某次练习时,进步到40分钟。之后又退步,再进步一点到39分,又退回到40分⋯⋯

 

再两个礼拜就比赛了。跑步达人叮嘱:绝对不要开跑就衝;绝对不要跟著别人的速度⋯⋯。她什至还教大家,衝过终点线时,即使累得要昏倒,也一定要双手高举,面带笑容,照相才会好看!

 

谁知新冠疫情升级,主办单位传来信息:5K比赛延后到11月。

 

我一下就洩了气。原以为只要再撑两週,现在还要继续煎熬八个月;眼看就要衝刺,终点线却往后挪了一倍的距离。女儿问是否还要练习,我说先休息一个礼拜。

 

之后按著原来的规律,继续练跑。

 

脑筋转个弯

 

居家令中,户外运动成了享受。然而气温逐渐升高,即便天刚亮就开跑,还没一半就已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不断怪自己,既然比赛延后,何必辛苦练习?

 

有机会参加EQ工作坊,讲员雷洛美老师提到「自我谈话」的威力,以及思想→感受→行为的连锁效应。我顿时开窍:为什么练跑时要嘀咕自己不是这块料?既然决定要做,埋怨自己又有何益?跑步时身体已经够辛苦,何必再跟情绪过不去?

 

我开始对自己说,做这个决定是为了对女儿表示支持,给她榜样:没做过不一定就做不好;做不好不表示做不到。我开始在跑步时为身体有病痛的弟兄姊妹祷告,为能有体力跑而感恩。

 

终点线往后挪了没关系,终究会抵达;和原本计画不同又何妨,就当作是更多时间预备。2020年已是计画之外地糟糕透顶的一年,何不疯狂地做些超出格子之外的事,给这一年留下正面积极的註脚?

 

夏天休息了两个多月,9月中旬,我再次早起练跑。在依然湿热的清晨,迈开脚步,居然跑出39分的成绩。看来我还不是彻底的跑步鲁蛇!计画著几週后就去举行比赛的公园,按路线实际跑跑。

 

再转个弯,就可以看到终点线了。

 

自己跟自己比赛

 

然而主办单位First Care再次发出讯息:顾及疫情中大家的健康,今年不在公园举行,改为「虚拟」比赛―大家自己跑,再登录成绩。

 

彷彿看到就在眼前的终点线,冉冉上升,进到「云端」。

 

想像在比赛中受其他跑者激发出的竞争力,以及在终点夹道欢迎的人群,就只能是想像。到头来,这是自己跟自己的赛跑,自己给自己的挑战。

 

比赛前几天,我按著这条滴满汗水的路径走了一趟,回想这一年多来的练习,惊讶能有这样的进步,心里满了对神的讚美。我坚持住了,没有半途放弃;我努力过了,也做到没想过自己能做的事;我成长了,扩展了体力、心力、灵力。

 

我也想到,生命中看为重要的事,不也需要如此的坚持和努力?带领青少年主日学、为KRC杂志撰稿、编辑,不也是这样勉强著自己,在固定的时间来到定位,做答应要做的事?KRC文字营的标语之一:「不是很厉害才开始,而是开始了才会厉害。」跑步也好,服事也好,当初开始做,并非有经验、有把握做得好。反倒因为是来自天上的呼召,知道就算没做过,就算做不好,也可靠著从天而来的鼓励,坚持努力。

 

当初参加5K比赛是为了给女儿一个榜样,我想除了看著我一年多来每週练跑,她也看到我:每天开车来回一个多小时送她上学,按时準备餐点,找话题跟她对谈,为她小提琴比赛而一次又一次苦练钢琴伴奏⋯⋯

 

无论家庭里或家庭外的服事,我也早早清楚:这比想像中难;我真不是这块料。但勉强著坚持和努力,我看到自己的成长。因为这是自己跟自己的比赛!

 

2020年11月21日,我的第一个5K比赛终于到了。按著平日练跑的时间起床灵修,之后系上鞋带,踏进清凉的秋晨。一面暖身,一面告诉自己:这几个礼拜都能跑出36、37分钟的成绩,就当作一次练习;已经努力过,留下美好回忆,最后成绩如何并不重要。奥运金牌宣教士李爱锐(Eric Liddell)说过:「我在奔跑时,感到神的喜悦。」我也感到神的喜悦,并非因为神给我跑步的恩赐,而是因为我忠心地坚持和努力。

 

按下马表,提起脚掌,摆动手肘,跑出5K的第一步。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