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经济危机的启示

职场与教会何去何从?

 

文/真颜

 

 

2020年最火红且最冰冷的热词:社交距离。世界因此变了,几十年来发展形成的「全球化经济」让多少人引以为豪,却在一瞬间陷入经济危机,成了当代「巴别塔」。

 

2020年另一热词:史无前例。论根源,新冠病毒的特性既狡诈又多变,让各国在封锁和复工之间进退两难;论宽度,全球各地全面停摆,到现在都让人匪夷所思;论深度,疫情对经济体系的伤害深入「骨髓」,且涟漪效应会延续多年。

 

▲2020年最火红且最冰冷的热词:社交距离。

 

经济复原,漫漫长路

 

因为疫情,2020年全球GDP的负增长预期将超过5%1,这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预测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将扭转30年以来生活水準持续提高的趋势,使全球8%的人口骤然陷入贫困,其中4.2亿人将进入日均收入低于$1.90美元的赤贫状态,也让疫情前就存在的7.3亿赤贫人口更难脱贫2&3。这意味著经济危机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因疫情直接致死的人数。

 

与通常的经济危机不同,疫情对供、需两方面同时造成重挫,且供需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疫情前水準。大面积失业,全球产业链重组,各国纷纷收紧贸易政策,冷战再现,经济复原将是一条漫漫长路。专家们一直在预测经济复原的曲线:是V形的快速复原?还是U形的缓慢复原?亦或W形的反反覆覆、斜体V形的两阶段复原、L形旷日持久的一蹶不振?巨大未知面前,经济专家也承认需要谦卑以对。

 

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全球经济总量多年内都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準。

 

保持社交距离的要求彻底改变了企业运营方式和消费者行为。就算完全解禁,消费者行为也会更谨慎,增加的网上消费抵消不了实体消费的减少,企业因需长期保持社交距离和消毒措施,产能显著降低。疫情启动了全球产业链重组,往后若干年预期企业成本会大幅增加。

 

多国政府推出了巨额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因此背上的巨额债务越发沈重。这些救助和刺激措施是必要的,但日后如何还债,让国家负债率回到合理水準?

 

除非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复甦状况良好,利率持续低于GDP增长率,政府谨慎控制支出,并努力保持金融市场的信用稳定─而有些国家没有这些条件来消化债务─否则就得靠通货膨胀来消化债务,或者政府提高税收、压缩公共服务开支,但这样又会抑制经济发展。总之,以后若干年内各种风险因素仍旧複杂多变,需要官方和民间各方同舟共济,谨慎度过艰难时局。

 

世人眼中的全球化

 

疫情突然加速了「去全球化」的趋势,让很多人扼腕歎息,并极力阻止,因为全球化的确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经济大幅增长,生产率大幅提高(过去十年的经济成长总量中,75%归因于生产率的提高)4,商品更便宜更丰富,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共用的技术进步,提高生活水準,资讯和文化在国际间更自由地流通等等。

 

神眼中的全球化

 

本来,神赋予了人创造的能力,期许人忠心管理世界,尽力创造价值,以此来荣耀祂。人通过创造,产出多过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剩馀价值。神既给人管家的权利,也让人享受盈馀。耶利米书说当为你所在的城谋福祉,当那城兴旺时,你也跟著兴旺(参考29:7),这是双赢。

 

自由市场经济让人有动力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地管理神託付的资产;全球化的自由经济体使得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在更大範围内取得规模效应,让各国各地各人发挥所长,全球利益最大化。

 

然而,任何看似「明智」的计画,若不是出自神、荣耀神,就是不明智的。

 

人类首次全球化的努力是创世记所载的建造巴别塔,那是一次对神旨意的公然违抗。神要人遍满全地(参考9:1),人却执意要「住在那里」(参考11:2);人也不相信神立约说「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参考9:11),就自作聪明用高科技「烧硬的砖」造能防水的通天高塔。最大的问题是,人造巴别塔目的是传扬人的名,想要与神分庭抗礼。

 

当今世界,何其相似?

 

随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科技成了信仰,资本和金融让强者更强,无往不胜,人类变得越来越骄傲,越来越悖逆神。

 

而且全球化的好处大部分流进了掌握权力、资金和技术的强国和富有阶层,使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1%的人拥有全球44%的财富5。全球化的利益在几个强国和其它国家之间分配极其不均;全球化对投资者、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非常有利,对工薪阶层则大为不利。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流失了数百万工作职位,跨国企业员工还面临被压低薪水的压力,因为雇主可把同样职位移到国外,因此国家的社会福利金系统也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则是低薪、高强度、高污染的工作,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常常在国外就不再坚持公义的雇工原则,雇傭童工、囚犯,鼓励超时劳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穷国更穷,富国更富;体系中存在巨大价值观差异,使达成全球福祉,缘木求鱼。

 

富国更富,穷国更穷

 

一来全球产业链佈局主要由成本驱动,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会在全球寻找最廉价的生产资源,结果低端产业链集中于发展中国家,高利润的产业则集中在发达国家,一旦形成规模,很难打破,致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而全球化的企业併购潮加剧了垄断寡头经营,让市场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财团和企业。

 

也因为全球化经济越来越由资本和技术驱动,让已拥有财富的集团和个人享有更大优势继续获利。加上金融体系全球化,各国经济发展失衡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危机对工薪阶层的打击更大,但各国政府采取的危机因应措施,往往导致贫富阶层均摊危机造成的损失,而发展中国家则为掌握强大金融工具的发达国家买单。

 

全球化要想能为全球带来福祉,需要参与者持有相似的价值观、遵守同一套遊戏规则、彼此尊重、追求共赢。但问题是,全球经济体系中存在巨大价值观差异,在如何创造利润、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如何照顾弱势群体、如何保證监督和问责等问题上的做法大相迳庭。本来期望通过全球化的进程,帮助发展中国家在保护人权和自由上进步,但实际上各国并未把这当作重要目标,而是忙于逐利。

 

其实,全球化本在神的旨意当中。从本质上看,全球化就是去除国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壁垒。基督命门徒走遍地极,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参考马太福音28:19);神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参考以弗所书1:10),核心是「在基督里」。但全球化发展的几十年,正好是世界加速远离神的时代。不在基督里的全球化,就像再建巴别塔,神必不喜悦。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14:12)希望2020年这场危机让狂躁的世界安静下来,回到神的面前。由奢入俭难,「去全球化」会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

 

全球经济体系好像一个身体,癌细胞在各处与好细胞紧紧密密地缠在一起。既已知有病,就要早早下手,从各个层面破碎、排毒、重组。也许等时候到了,再来建设合神心意的新型全球化经济体。

 

▲技术在未来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会更强,疫情迫使全球上了一堂数位化经济的速成班。

 

经济危机对未来工作的影响

 

疫情造成了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高的失业率。虽然很多职位在解除封锁后就恢复,但很多职位将一去不复返。失业率虽可在2020年底前大幅改善,但要至少到2022年才有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準6。许多重新就业的人可能被迫转行,因此生产率会降低,也成为经济放缓的因素之一。

 

技术在未来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会更强。疫情迫使全球上了一堂数位化经济的速成班,学习远程工作、远程医疗、远程娱乐、数位化支付、电子商务……。这次全球範围的压力测试,不仅使得大规模的数位化运营建立了可行性,并已證明其巨大的好处,所以各国和企业正在进行技术升级,因应远程工作的大趋势。未来人工智慧、物联网、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会令多种工作消失,如流水线工人、银行柜员、收银员、司机、飞行员、电话销售员、许多行业仲介,什至某些律师职位。

 

因为电脑永远达不到人的创造力,所以未来最需要人的职业是:要求高度创新能力的职业(如艺术家、科学家和企业战略设计师);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医护人员、企业经营者);和不可预测性很高的职业(如紧急服务技工和救援人员)。7

 

向远程工作模式的转型也会让人力资源市场发生重大改变。疫情之后,许多企业开始认真考虑把可以长期远程工作的职位开放给外地的人才,这样各地人才在求职时可在全国什至全球範围内选择,又不必搬到生活成本昂贵的大城市,企业也可从更丰富的人才库中招募。不过企业有可能给远程工作者订较低的薪资标準,但即便如此,远程工作也会让员工赚到薪资,并分散大都市的运营压力。

 

▲疫情中的教会,转型成网路聚会。有些教会采用非常创意的新模式。

 

教会:因应财务危机

 

2020年经济危机之广、之重、之深,使教会的奉献可能在未来多年内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教会要怎样从财务危机中寻求转机?

 

不变的是,教会任何情况下都以神为中心,艰难中更需祷告求神指引,以免人心主导教会应变的方向。

 

教会可趁机仔细研究财务和运行状况,积极并创意地寻找开源节流的方式。例如,是否真的每项活动都有助于教会的使命?若必须取捨,哪些最有价值?趁低利率时,房贷合同是否值得重签或重谈租约?哪些教会财物不太需要,可以变卖?怎样精简行政费用、减少印刷而改用电子週报、电子教材?重设会堂冷气温度、改用节能灯泡、声控灯泡?出租未充分使用的会堂空间?鼓励奉献者使用手续费低的奉献方式?鼓励奉献者使用企业赞助的奉献项目(如Amazon Smile, Facebook GivingTuesday Donation Match项目等)?

 

Evangelical Christian Credit Union 在2013年针对其成员教会的调查发现,教会在人员、会堂和行政费用上的花费占预算的82%,但分配给事工项目的预算却偏低─儿童和青少年事工占3%预算,成人事工占2%。这样的比例符合教会的使命方向吗?有何调整方案?

 

人员费用方面,可否呼召更多义工?一个教会不可能有全方位的事工,可否使用「外包」模式,针对性地在全球範围寻找、共用事工资源?

 

会堂方面,除了尽量开源节流,有些教会可以考虑采用创新模式。已有教会把每週的聚会分成多个小型聚会,在家中或其它免费地点举行,而每月一次的全体聚会就租用场地,这样场地费用总金额可节省很多。有些教会则在植堂时就确立小规模的原则,人数一多就分堂,如此不仅不需维护会堂,还可保持小型教会亲密深度的连结和牧养,并给下一代牧者和领导者提供更多机会成长。

 

大、中、小型教会各有利弊,重点是忠心完成基督教会的特有使命,作神国资源的好管家,将奉献给神的资产最大化地善用到神呼召的使命和事工项目上。

 

疫情大,危机重,但也正是寻求突破的好时机,原来不敢想、不敢做的,现在正好跟神求!愿神带领,让企业、个人、教会都能开放视野,勇于创新,积极联络使用神国各方资源。愿基督的教会复兴,一同见證2020年大危机中神要得大荣耀!

 


 

1.         世界银行。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global-economic-prospects
2.         洛杉矶时报。https://www.latimes.com/world-nation/story/2020-05-11/more-than-a-billion-people-escaped-poverty-in-the-last-20-years-the-coronavirus-could-erase-those-gains
3.         Angelus. https://angelusnews.com/voices/financial-impact-of-pandemic-on-the-church-unclear-but-likely-catastrophic/
4.         Bain & Company. 2011. https://www.bain.com/insights/macro-trends-to-add-trillions-of-dollars-to-global-gdp-in-2020-the-economic-times/
5.         Credit Suisse. 2019. https://www.credit-suisse.com/about-us/en/reports-research/global-wealth-report.html
6.         Politico. 2020年6月5日。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0/06/05/may-unemployment-rate-coronavirus-302945
7.         CareerAddict. https://www.careeraddict.com/disappearing-jobs

 

 

真颜,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财务主管,多年从事投资管理和经济战略研究。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