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以爱耘心田

访KRC文字实务营专任讲师苏文安

 

文/简海兰

 

 

两个男人正在决鬥。然而,武器不是刀剑、也不是手枪,而是钢琴。一连三回合,神乎其技的演奏大赛,不但影片中的人个个目瞪口呆,鸦雀无声,聚精会神观赏的文字营学员们,也无不瞠目结舌、歎为观止∼

 

「注意导演和编剧如何经营细节!」苏文安老师再三叮咛著。─这是「写作十诀」讲解过程中的一景。

 

七月下旬至八月初,文字营的学员们将与苏老师在美景如画的玛利亚修道院再相聚。今年是他连续第七年担任文字实务营的讲师。在过去的六年,苏老师总是儘可能为同学们加油打气,一再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写作。他表示,有机会启发、带领一群对文字事奉有潜力、有梦想,并且一直在寻求突破的弟兄姊妹,是人生一大乐事。在文字营中,他鼓励每一位学员立志努力实行「七每运动」,直至养成合神心意的生命气质和生活型态。

 

我们特地采访了这位投身于文字事奉多年有成的资深作者、编者、训练者,苏文安老师。他常说:「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真诚胜于一切」,从他所秉持的这一份信念中,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主对他生命的试炼与提升,看看他如何以笔以爱来耕耘这世代荒凉的心田。

 

※您当初是如何投入文字事奉行列的?


我想,跟许多人一样,「阅读」是接触文字天地重要的第一步。小时候家里到处摆著书,阅读气氛十分浓厚,让我饱嚐文学果实的甘美,得遇古今中外伟大的心灵。

 

第二步是写作和投稿。在这方面,有三位家人对我的影响很深。

 

首先是母亲,她非常会说故事,无论表情、动作或声调皆生动无比。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家庭礼拜,妈妈在家庭礼拜中最爱讲「耶稣再来」,尤其讲到圣徒被提的情景,使我们都不知不觉地相信「那日子」的情景正该如此。记得我曾做了一个印象清晰的梦,梦里耶稣再来了,祂显现在空中,非常巨大,到处有火光,许多人在街上恐慌地奔走,我也在其内。望著全家人冉冉上升,只留下我一人还在地面,心中悔恨莫及。从母亲说故事的技巧中,我学习到佈局、描写的窍门。

 

第二位是二哥文博,他特别有耐心,我进小学时,他已在上医学院,却常花很多时间听我说故事,不但认真听,还认真地问很多问题,其实很多故事都出自我的幻想,可是二哥却任我乱编一通。看他每次都听得那么入神,我就再出去讲给小朋友听,愈编愈精采。如此,培养了我丰富的想像力,以致于后来能写出像《洛城故事》这样的小说。

 

第三位就是三哥文峰,他在我全职文字事奉的路途上,对我影响深远。我真正开始投稿是在一九七一年唸高中时的一个冬令会结束前,讲员饶孝楫─饶哥,要我们每人写一篇得救见證交出来,后来这篇作品被登在文峰主编的中学生刊物《佳音》上,文章印成铅字的狂喜使我自此不停地写。从那时到如今,三哥一直不断地鼓励我,因他自己在全职文字事奉这条窄路上一路行来,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榜样和提醒。

 

一九七九年我在校园团契办的第一届青年宣道大会中立志全职事奉。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我从台湾移民美国,时年二十八岁。八三年一月至八月,到宾州乐园镇,在当时负责基督使者协会文字部的苏文峰指导下,协助《使者》双月刊的编辑工作。这是我在写作投稿之外,首度接触专业层面的文字事工。

 

一九八三年九月,我到洛杉矶富乐神学院进修,对圣经、神学、文化及宣教有进一步的认知。一九八五年八月受邀加入台福教会负责文字事工,自此立定心志要以文字事奉为终生职志,要以广大读者为宣教和牧养的对象,明知会孤单、会寂寞,仍然愿意成为华人教会中尚被视为「非主流」的文字传道者。

 

文字前辈黄彼得牧师曾多次勉励我:「华人传道人固然不足,但牧会人才比较起来还算众多,专业文字事奉者却少之又少,然而文字事工又是那么重要,你千万要坚持到底!」

 

感谢主,因为周围一直有许多长者及朋友关爱扶持,使我虽有失败软弱、虽经挫折艰难,仍然一路走到今天。

 

※从事文字工作至今,您参与了哪些方面的服事?


头一方面是编辑工作。一九八五年八月受邀担任《台福通讯》的主编,一九九五年担任台湾《基督教论坛报》副总编辑,一九九七年九月起投身于《爱家杂志》的编辑工作,二○○一年六月起负责《真爱杂志》的编务。其中《论坛报》是加入既有的团队配搭学习,在《台福通讯》和《爱家杂志》是推动转型、改版增页,使之广获回响、遍及全球。

 

《真爱杂志》则是从头创刊、由零开始。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与广大读者有极美的交流互动,也与作者、译者们有深刻的配搭与合作。

 

其次是写作事奉。从高中时就一直在基督教刊物上投稿。大学时代的作品,多以「古事今说」笔法来诠释圣经故事,或写与自己切身生活相关的。八三年之后,则涵盖了较多样化的题材与体裁,除了文艺性或见證性的作品,也开始尝试论述性、报导性的文章。

 

第三是训练工作。除了在编者的岗位上鼓励、指导作者、译者,九四年之前偶尔讲课之外,九五年十一月至九七年七月在台湾关渡基督书院担任文宣系主任,自九九年起在洛杉矶开写作训练班,在宾州担任文字实务营的讲师,饱嚐「教学相长」之乐,也得遇各方文字精兵。

 

三种角色中,我最锺情的是「作者」。盼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机会调整事奉的优先顺序,获得充裕的时间与资源,把满腹满心的故事和感触好好与知音分享。

 

目前神所量给我的地界,主要是在编者和训练者的岗位上,其实,三种角色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本身是作者,在从事编辑工作时,就能体谅作者的困难和压力,对他们多加鼓励。本身是编者,在从事训练工作时,可以用所编刊物作为园地,鼓励学员投稿,并在与他们讨论、为他们改稿中,做更进一步的训练。

 

※依您多年服事的经验来看,基督教文字工作与一般的文字工作有何异同?


相同的是:文字的对象是「人」,文字人必须对人有兴趣。因此,无论是一般的文字工作或基督教文字工作,团队的凝聚和人际关系的经营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文字工作是人才密集、经费密集、技术密集的专业,无论教会内外,均必须有远见、有使命感,才能持之以恒、长期投资。

 

不同的是:基督教文字工作除了供应人的需要,更是照著神的心意以文字为主做见證。因此,基督徒文字工作者一定要避免流于闭门造车,避免一味沉迷于读者的掌声、以蜡烛两头烧为傲,却不知保留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付出关怀与接受关怀、去争取身边同工们的扶持与规劝、去帮助妻子儿女以幸福快乐来印證你所写的。诚所谓「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真诚胜于一切」。这是我在投入全职文字事奉的前十年结束时,才自血泪挫折、大风大浪中总结出来的心得,亦成为我其后事奉的基本心态。

 

此外,内在生命的进深也格外重要。不要一味求表面的绩效与成就,应当避免强求超过自己灵命程度所能承担的责任与职份,甘于与人配搭、谦卑学习,做好紮根的基本功夫。这也是我痛定思痛的肺腑之言。

 

从事基督教的文字工作,除了文字专业上的素养,也必须建立对圣经、神学、文化、宣教的认知,不断依靠神的大能,以笔以爱来耕耘这世代荒凉的心田。

 

※您认为作一位编辑,应接受哪些训练?

 

这正是在今年文字工作实务营进深班中,我要与同学们分享的重点。

 

首先,是基本的操练,也就是生命气质和生活型态的操练。其次,当然是笔力、筹划力、采访力、人际经营力及执行力的操练。文字人要认真的生活,真诚的待人,并为自己保留安静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要有系统、有计划的进修,不断累积写作的资源。要有边做边学的心态,发挥已有的恩赐,改正现有的缺失。不祈求与能力相等的工作,而祈求与工作相等的能力。诚实看过去,务实对现在,忠实向未来。若能经常如此,必会不断进步。

 

在洛杉矶开写作训练班,或在宾州带领文字实务营,我给所有学员的挑战,即是立志努力实行「七每运动」。

 

所谓「七每运动」就是:每天过简樸而有纪律的生活;每天携带灵感笔记;每天勤跑勤问;每週至少抄写一篇好文章;每月至少投稿一篇;每月至少看一本好书;每季至少修一门课。以此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定能在因应编者所必须面对的各项挑战时,愈来愈得心应手。

 

※在如此忙碌的事奉中,您如何安排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饱经挣扎与磨鍊之后,我终于认清「家庭是上帝给我最基本、最重要的牧养工场」。要能留时间给家人,分析、调整生活内容是第一要务。我目前生活中较优先的几件大事为:三个小孩的「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编辑工作;讲道或演讲;训练工作;写作;真爱家庭协会事工的推动。

 

以下几项自我要求对我有效安排时间帮助不小:

 

一、简樸。考虑「有多少就够」(how less),而非「要多少才够」(how much),省下来的金钱时间精力,可以为家庭的「回忆博物馆」增添珍藏。

 

二、规律。生活有规律,琐事、例行公事做来有效率,如此,每天除上班以外,运动、灵修、祷告、亲子活动等也都能兼顾。「规律」的坚持,反而可以为家庭生活增加「弹性」。

 

三、自主性的生活型态。知道自己今天应当做什么?大约可完成什么?主动策划出击而非老是被工作追赶、被别人催逼,就不会天天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多年来,我每天下班前,或早晨上班前,就会把第二天或当天要做的事详细列下,像起床、运动、早餐、预备讲章、家庭灵修、上班⋯⋯,一样样列出、做完就一样样划掉,经常在下午三点前已全部做完,我就可打电话给作者、读者或默想、写作、备课,处理当天的突发事件,如此即不至终日在工作压力和外界需索下挣扎苦战,下班后也才不至只能给家人情绪、精神、体力的「剩菜」。

 

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因素:

 

1.我的贤内助丽珊,她的殷勤忠心,使我对家里的事全无后顾之忧;她的喜乐与智慧,使我不致陷在工作的困难中绕圈子、耗元气。

 

2.十七岁的老大五年来代我处理家中所有与电脑有关的事务,修理内外、洗碗、浇水、照顾老二老三,为我节省许多的时间。

 

3.真爱协会和神国资源中心同工及义工团队,在各样事工上的配合与协助,使我常能从容自在,不致「烧尽」。

 

这些主观、客观的因素配合起来,使我忙归忙,大体上还能作个「居家男人」,这是神的恩典。当然,绝不可能每天都那么顺利、满意,但我一直朝上述目标在努力。

 

※请问您对您主编的《真爱杂志》有何期许?

 

我期盼,透过真爱杂志能更有效地将文字专业与婚姻家庭的议题结合,并以福音预工的型态供应广大华人的需要,务求跳脱「基督徒写给基督徒看」的窠臼,以婚姻家庭亲子关系为主轴来经营这份刊物,希望无论美编、印刷均力求精美,以便在市面(尤其是教会圈外)众多中文刊物中脱颖而出,让人愿意看、愿意留、愿意传。

 

感谢神,自2001年十月创刊迄今,已相当程度地达成了此一目标。

 

请大家为真爱家庭事工祷告,求主感动众人的集思广益和实际参与,求主赐下清楚的异象与使命,求主预备经费,也求主亲自呼召肯委身的义工,与我们一同协助同胞们「守住真爱守住家」。

 

※请问您既已如此忙碌,为何还投入神国资源中心的服事?


KRC杂志所需的写作、采访编辑人才,文字营同学占了相当可观的比例,因此可以视为文字营训练工作的延伸,我当然义不容辞要参与。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KRC的异象远大、明晰、有价值、有创意,在在吸引著我的投入。

 

感谢我亲爱的同工、真爱家庭协会会长叶高芳牧师无私的支持与鼓励,使我得以放手与KRC团队配搭事奉。

 

结束了对苏老师的访谈,心中仍满溢著温暖与感恩。五、六年来无论是写作、翻译、整理录音带、参加文字营、编文字营特刊,我有幸在苏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下学习,所学的不仅是编写的技巧,更是文字人的敦厚、谦和、爱心和耐心。

 

他时常提醒我们:文字工作是一场总体战,参与其中的每一位精兵都必须不断突破个人生命中的种种瓶颈和软弱,以合神心意的生活来印證所要传递的信息。同时,更必须结合一群有相同异象与负担的同工和义工,以文字牧者的自我认知和期许来长期努力耕耘,不只是要製作文字产品,更要形成一种运动、带来一种改变、引发生命的更新,如此才可能产生影响人心、震撼时代的果效。

 

二○○四年五月十六日,苏文安老师受按立为文字牧师,象徵著文字工作和全职文字传道人受华人教会的肯定与支持,已进入一个新境地。苏牧师以「无穷的感恩,无尽的感谢,无比的感动」为题所发表的感言,许多人读之动容,认为此文深刻呈现了文字牧者和宣教士的心路历程及使命感。

 

虽然得到众多学生的爱戴,苏文安牧师仍一再表示:在个人的灵命和生活上,他仍有诸多软弱需要受主的管教与医治;而无论在写作、编辑、训练上,他也仍有太多未得之地、未竟之功。他强调,若是以往曾在文字事工上有一丁点儿成果,只能说:「我栽种了,我浇灌了,然而是主亲自叫他们成长。」他诚挚地与每位寻求以文字事奉主的有心人共勉:

 

日日向神支取更多的热力、爱力、生命力与创意,

奋发向前,直奔标竿。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