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期神國鄰舍-社區 Kingdom Neighbors

教會是家,家是教會

家庭事工的建造與實務 3-3

 

口述、供圖╱李懿恬傳道(Timmy Ong)

採訪╱林敏雯、鄭瓊瑜‧整理╱鄭瓊瑜

 

 

李懿恬與夫婿王灝於2011年接受呼召,於哥城華人基督教會成立家庭事工,由毫無經驗做起,「從零到靈」,多年來謹守神賜下的原則,一步步「邁向使命」。本期文章中,她娓娓道來夫妻一路行經的成長;教會、機構、神學院鐵三角的合作;建立家庭事工的參考步驟與注意事項等。他們的三個孩子也分享了對父母投入家庭事工的感動。

 

▲神學院的進修讓李懿恬得到豐富的事奉資源。圖為2022年碩士班畢業典禮上,與丈夫、女兒合照。

 

夫妻同心服事

 

李懿恬、王灝居住在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夫妻倆雖早已耳聞家庭更新協會(簡稱家新)的恩愛夫妻營,但該營會多在華人聚集的美國西岸舉辦。2009年,密西根州底特律的恩愛夫妻營首度來到俄亥俄州推廣,他們和哥城教會的共12對夫妻,浩浩蕩蕩長途開車前去參加。

 

那是李懿恬和王灝第一次看到夫妻合而為一,在講台上配搭服事,心中非常羨慕。回家後兩人向神禱告:如果神許可,請讓我們有機會接受裝備,一同服事。不久後,教會主任牧師便邀請他們在創立家庭事工部。當時神已將家庭事工的負擔放在牧師心中,並觀察到他們是合適的同工人選。夫妻倆禱告後,清楚地知道這是神的呼召,雖然毫無經驗,仍憑信心接受挑戰。

 

接下家庭事工負責人後,他們開始接受恩愛夫妻營帶領夫妻的訓練,自2010年起每年兩次在底特律帶領恩愛夫妻營。當時孩子年紀還小,但營會規定只能夫妻參加,所以孩子們上中學前那幾年,每回都得麻煩親友幫忙照顧。孩子們親眼看到父母在服事中的成長與改變,均非常支持,總是說:「你們放心去,我們會照顧自己。」

 

夫妻共同服事有很多磨練;兩人中一個著重細節,一個重視大綱,說話語速不同,肢體語言的搭配等等,都是挑戰。但辛苦是值得的。他們發覺夫妻一起配搭,真的是事半功倍,因此將此模式應用在教會家庭事工上,除了單親、單身事工之外,其他項目均邀請夫妻一同服事。

 

鐵三角:教會、機構、神學院

 

李懿恬強調教會、機構、神學院組成的鐵三角對家庭事工的重要性,並說明這個鐵三角間如何協作,盼望達到加乘效應。

 

剛開始,家庭事工對李懿恬來說就像一張白紙,不知道要填入哪些元素。她上網搜尋「家庭事工」關鍵字,找到例如家庭更新協會、國際真愛家庭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及其中文部門愛家協會)、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活現、遠東廣播家庭門訓、使者培訓、美國證主協會……等機構。鎖定迫切需要的項目,例如婚前輔導後,她也透過網路,搜尋到機構提供的相關課程,如Prepare-Enrich及FOCCUS(輔開思)的婚前協談工具。

 

李懿恬強調家庭事工需要將不同的資源引進教會,「機構的長處是擁有很多資源,例如書籍、課程、講師等,神學院則有扎實的神學基礎。機構、神學院對我從事家庭事工非常重要。」例如機構所提供的相關教材,相當於借助專家力量幫助會友;家庭月講座時,機構、神學院則是尋找講員的重要資源。

 

講員受邀至家庭月舉辦講座時,教會便有機會和他們建立更深的認識與連結。機構、神學院至教會舉辦講座,也可讓教會認識他們的事工、課程、書籍、雜誌、廣播等,提供基督徒更多機會汲取豐富的材料。教會還能藉由奉獻,支持機構、神學院。三者間互相幫助,彼此的連結便能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她表示:「機構有資源,可是通常沒有羊群;教會有羊群,但需要資源。家庭事工便可如橋梁般,連結兩者。神學院亦同。神學院的強項是真理教導,但服務的對象常限於牧者與神學生,透過和教會的家庭事工合作,便可推廣、應用神學院的強項,落實在一般信徒的生活。」

 

正道神學院目前正著手發展家庭事工的教會版(les.edu/fmt),以神學院的師資與課程,陪伴、扶持有意成立家庭事工的教會。不僅神學院支援教會,主修家庭事工的神學生也需要實務經驗,根據教會的需要成為助力,創造雙贏的局面。此外,神學院與機構間也可透過一同舉辦研討會等方式,連結彼此的資源。

 

深化靈命與廣化服事

 

李懿恬得知正道神學院設有家庭事工學位後,便把握雲端遠距同步授課的機會。當時心中一個意念推動她勇往直前:「四、五年一晃就過,現在開始進修,五年之後就可以完成學位,更有效地服事上帝。」她在繁忙的家庭、服事職責之餘,一學期修兩門課,以五年時間,於2022年完成家庭事工碩士學位。

 

由於學校的網路課程軟硬體架設得非常好,縱使遠距上課,但她和授課老師、網上同學、現場上課同學間的互動、討論、提問,均順暢即時,彷彿置身課堂。神學院注重靈命塑造,需選修不少神學根基課程,以敬畏的眼光查考聖經。

 

經過神學院的塑造,深化了她的生命。例如,選修小先知書時,她發現耶利米哀歌中,神沒有講過一句話,而是任由百姓抱怨哀歎。但在他們大吐苦水後,往往迎來改變的方向。修「靈命塑造」時,劉富理牧師讓同學每天寫信給耶穌。李懿恬直到如今仍保持這個習慣,每天早晨先見耶穌,才做其他事情。

 

李懿恬拿到學位後,仍投注家庭事工,但服事的態度不再一樣。「以前是用聖經來服事上帝,現在是讓聖經用我來服事上帝。」以前她講到哪裡,便抽一節聖經來支持她的觀點;現在則是讓聖經用她,按照聖經的脈絡服事教會的家庭。她欣喜地說:「神藉著神學院給我兩個禮物,一個是靈命的深化,另一個則是事奉的廣化。」

 

她廣泛修習家庭事工、人的成長、不同的關懷輔導方法等理論,以及墮胎、安樂死、同性戀等倫理議題。這些都是從事家庭事工時會遇到的實際問題。

 

她也從神學院老師學到許多可應用在服事的重要技能,例如如何根據好書發展主日學教材或專題工作坊;運用相關研究數據;創作接地氣及應用性的小組討論題目,及體驗性遊戲等互動元素;以影音闡明課題……。這些訓練,幫助她以聖經的教導為根基,並以生動靈活的方式傳遞真理。

 

同學間的連結、合作也很精彩。帶職求學的同學通常在家庭事工已有經驗。李懿恬彷彿進入龐大的資源庫,在課堂外也與同學建立連結、合作及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在神學院中建立的人脈,幫助她將教會、機構、神學院這個鐵三角拉近,不僅使自己的生命更豐富,也成為服事上堅實的後盾。

 

李懿恬在家庭事工領域服事逾11年,一路高山低谷,「在家庭事工的路上,神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走一步,照亮一步。祂並沒有讓我一下看清整條路的風景。」

 

數算過往恩典,李懿恬發自肺腑道:「不論推出甚麼活動,最終的目標都是將人帶到耶穌面前。只有福音和救恩才能真正改變人心,如果生命沒有改變,參加再多的活動也無法真正改變。當服事中遇到難題,覺得自己做不到時,一定要回到耶穌面前。」

 

她盼望裝備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有更多屬靈的互動,不僅把孩子帶到教會,也要把教會帶回家庭;「教會是家,家是教會」是過去家庭事工的目標,也將會是她和先生一直努力的方向。

 

成立家庭事工的提醒與建議


1.  神賜下異象。最重要的是神對教會的心意,聖靈感動教會的主任牧師看見事工的異象,然後由主任牧師邀請有潛力負責的夫妻。
2.  恆切禱告。事工的範疇、對象廣泛,需專心禱告尋求。若神在需求、資源、人力的指標都供應了,再著手進行。
3.  思考甚麼是神託付教會的使命。異象指引大方向,使命則聚焦事工的目標。
4.  邀請同工。願意參與事工的夫妻,大多曾參加恩愛夫妻營。這可能是因為願意擺上代價參加營會的夫妻,通常對家庭事工有負擔。
5.  在團契、小組中設事工代表,掌握並即時回報會友的實際需要。
6.  同工同心。團隊一起禱告,接受培訓,建立共同目標及彼此信任。
7.  向教會申請經費及設立家庭月。邀請可與牧師教導互補的專家。邀約講員越早越好。聯絡機構時,不見得會很快得到回音。不要灰心,四處叩門,神一定會在最洽當的時間,開啟最合適的門。
8.  請主任牧師向全教會介紹家庭事工的使命與項目。
9.  常向主任牧師討教、確定事工方向,成為牧師的幫助。橫向則要與教會其他部門合作,避免單打獨鬥。
10.  盡力溝通,不輕言放棄。教會成立新事工,會友間可能有不同意見。從神而來的呼召神必定保護,只要不放棄,倚靠神的引導,盡力溝通不同的意見。
11.  廣泛參考其他教會的家庭事工。設立資源桌,便是受到其他教會的啟發。
12.  當時機成熟,便可走進學校、社區舉辦講座、活動,也可幫助其他教會成立家庭事工。

 


 

 

全家一起來

李懿恬三個孩子分享父母參與家庭事工的感受與深刻記憶

 

•  看著父母正面影響教會中的家庭,更加強化了家庭對我的正面影響。他們不只經營自己的家庭,還積極努力提升其他家庭。看到父母親組成團隊,為共同的目標合作、努力,以身教讓我看到溝通、信任,和合作的重要性。
記得小時候常在母親節,父親節等大型活動的前一天,到教會幫媽媽做小禮物。有機會在媽媽熱衷的事情上幫助她,是很棒的經歷。隔天在活動中,看到前一天努力製作的成品帶給參加的家庭微笑、歡樂、擁抱,感覺真高興。

 

•  與其說爸媽因為從事家庭事工,正面影響了和我的關係,我會說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家庭的承諾,使他們有負擔在教會服事其他家庭。
爸媽總是將和我們三個孩子的關係放在優先,花很多時間單獨和每個孩子相處,或是安排家庭聚會。例如我們家每年會和教會朋友一起露營;星期五晚上團契後一起到餐廳吃宵夜;他們還會單獨與我們共進午餐或晚餐,以確定他們和每個孩子建立連結。他們對家庭及服事言行一致。


•  父母親因著參與家庭事工,不斷評估我們的家庭動態和他們為人父母的方式。親眼見證爸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激勵我們三個更深入了解自己在家庭的重要角色。
很珍惜的回憶是和父母一起去馬來西亞宣教。在服事的同時見證爸媽言行一致,這也是值得我一生學習的功課。家人全心服事的心志,激勵我也立志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服務社區的方式!

 

 

受訪者
李懿恬 傳道(Timmy Ong),正道福音神學院家庭事工碩士。投入兒童事工38年,和夫婿王灝(Dennis)於2010年創辦哥城華人基督教會家庭事工,夫妻倆為家庭更新協會恩愛夫妻營主領夫妻、認證婚前輔導員、美國愛家協會「青春無悔」認證老師、基督使者協會培訓事工部特約同工。育有三位成年子女。

 

鄭瓊瑜,來自臺灣,定居北加州,和先生育有一子,家中還有兩隻頑皮的毛孩子。曾在教會任幼兒主日學老師近十年,目前投入文字服事。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