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座彩虹橋

《海角七號》越洋電影會

 

整理/吳信惠

 

 

去年十二月中,當散處美、臺、中各地的本刊編輯團隊成員,正磨拳擦掌,預備迎戰本期艱鉅密集的編輯作業之際,身在洛杉磯的主編蘇文安老師,突然透過網路,一聲叫喚,讓大夥兒由深度觀察、思索全球經濟、美國大選、八號提案等「世界大事」中,暫時抬起頭來,勻出部分眼光、心思和情感,聚焦於正如狂風野火般、在臺灣紅透半邊天的《海角七號》電影,透過它所呈現的愛情、人生與人性,與千千萬萬亞洲觀眾同喜、同怒、同哀、同樂、同深思,也成為這支文字作戰團隊「另類進修」、一同休閒的良機。交流互動中,靈感、鄉情、思辯的火花迸射,不與讀者分享,豈非太可惜了!於是就有了這篇網上分享記錄⋯⋯


去年(2008)臺灣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電影《海角七號》大賣座,這部電影原本欠缺預算打廣告,只靠網路部落格及口耳相傳,進而造成一陣「海角旋風」,行成「海角文化」。
所有《海角七號》的演員全部竄紅,與海角一片有關的景點馬上變成觀光重點,各種事物只要冠上「海角」二字就有賣點。例如珠寶商推出「海角0.7克拉」,某飯店住房附加「海角溫泉樂」,某企業在經濟海嘯中,生意虧損「海角七億」等等。這陣「海角旋風」範圍越吹越大,不知不覺地吹到海角另一端的北美。
在課堂上時常用電影片段作教材的「賞片高手」蘇文安老師是《神國》裡第一位被海角風吹到的人。他傳出電郵:


Dear All:

臺灣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本土電影,極值得一看,從關係、文化和人才等角度皆可回應,有人志願嗎?

別忘了看附件影評:「海角七號神學」,「海角七號簡介」。

以下是我的分享:


這部由「非一線演員」擔綱、以小人物的故事為主軸的本土影片,誠如導演兼編劇魏德聖自述:「就像是在挖煤礦,卻不小心挖到了金礦!」其成功過程本身就是一則動人的傳奇。為什麼它能觸動這麼多觀眾的心弦?


動聽的歌、美麗的景、精湛的攝影、幽默的片斷、醇厚的鄉土氣息、巧妙的敘事手法,和那七封來自六十年前、盪氣迴腸的日語深情告白⋯⋯等等,都是可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劇中臺灣南端恆春小鎮的七個小人物,個個皆有可愛處,皆表現出從生命谷底掙扎向上的強韌生命力,皆與臺灣這塊土地緊密連結,皆為臺語族群、客家人、原住民、日本人塑造了正面形象,即使筆者並不贊同片中某些價值觀和愛情觀,但情節確實能讓老中青觀眾各取所需,與片中人事物產生共鳴。


是的,無論貧富貴賤,人人都渴望被愛,也都渴望分享愛;不管族裔國籍,人人在生命旅途中皆曾遭遇大大小小的傷痛,惟有真愛與接納方能療癒。


男女主角及五位配角真誠而毫不做作的演出,使我更加體悟到:「世界上沒有小演員,只有小角色。」在人生舞臺上,無論你有多不起眼,只要盡心盡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偉大的「演員」。


自己原本也是默默無聞的失意小人物,如今卻因海角七號而大紅大紫的魏德聖導演,向廣大觀眾印證了一句至理名言:「大人物有小故事,小人物也有大故事。」什麼是「大故事」?就是能彰顯出真、善、美,能帶給人溫暖和盼望的故事。


哥林多前書四章9節提到:「我們成了一臺戲,演給世人和天使觀看。」願你我都成為神眼中盡責忠實的「大演員」,在人生舞臺上不斷演出屬於自己的「大故事」。                              【蘇文安於洛杉磯】

 

《神國》雜誌多數是華文讀者群,華人社會的流行文化現象,也是編輯們關心的議題。雜誌編輯若不明白社會趨勢、流行動向,怎能編出讓讀者共鳴的內容?於是編輯們各個撥冗欣賞這部造成社會轟動的電影。隔日,創辦人兼社長高俐理老師率先回郵!


文安兄:

謝謝你的推薦,我已經先睹為快了!

我還在思考本片受歡迎的理由,還未做出自己的結論,我想你的短文所提的可能是原因,無論臺灣哪一類人的口味都適合。不過,我發覺自己可能已經與臺灣有些脫節,不太懂為什麼這一片在臺灣會這麼轟動。對我來說,本片很有影射臺灣這塊土地被遺棄的味道。除此之外,無論寫情寫愛都不夠深刻。當然,本片實在充滿臺灣鄉土味,也反映出時下那種不倫不類的文化與價值觀以及可悲的歷史。對於七及彩虹來表達導演的信仰,我覺得意義不大,也非必要。我倒覺得最重要的是拍一部深刻的好片子,毋須刻意表達信仰,一個有生命的作者與導演必定會在其作品中一點也不做作、不經意地顯示出來。此片中我並未看到,倒是本片的演員令人感覺很真實,未經雕琢的質樸真實。

有沒有其他人可以做些回應,我很想看看別人是怎麼看的。                                  【俐理於賓州】


俐理,
看看別人怎麼說。
請看附件,「海角七號為何教我哭」。
聽說蘭惠很有感受,請分享。這種瘋狂賣座本身,就是極值得探討的臺灣文化現象,不可忽視。

【蘇】


Dear All:
看了「海角七號為何教我哭」之後,我哭了!看電影時我沒有哭,讀這篇文章卻讓我流淚,這很有趣!
我想我能從電影裡看到文化價值感,而導演也確實把文化價值感表現得很好。
電影中,我沒看到有什麼信仰信息在裡面,因此我不同意我們必須強加入基督教或信仰的元素。我們不當如此狹窄,這樣做會很牽強。Good TV的訪問做得很好,只把導演說的話忠實地呈現。蘇老師寄來的附件,都是很好的影評,我從中學到很多,超過自己看電影所學的。

【俐理】

 

Dear All:
不好意思,既然已經被蘇老師點到名,就隨意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以下是一些綜合觀點:
裡面所呈現的素材是在好萊塢影片找不到的「本土」慰藉,對於一個成長在臺灣的人而言,處在此時景氣低靡之際,看了的確會發出一些共鳴與角色上的認同。
除此之外,它的故事起源就是一個美麗的哀愁,是上一代的無奈與不能完成的夢。而到了「現代」,這兩個不同國界的年輕人,不用再背負歷史的重擔,他們可以選擇在一起的未來。
就像彩虹的出現,這是一種人生的盼望與力量,因為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留下來,否則我就跟妳走。」這句話說得明確帶種!好啊!
另外,許多「綠葉」在其中環繞陪襯,也是頗有味道!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意氣風發,都是長得像昆蟲的小人物,但是「兜」在一起產生「關係」之後就很有趣!
這部電影可以賣座,對於一個忠於走出自己路線的本土電影而言,無疑是一個鼓勵,其實觀眾所要求的是以誠相待,當你將心敞開,不怕沒有掌聲,只是你要經得起,撐得住─加油!臺灣電影。                    【蘭惠於波士頓】

 

親愛的大家:
大家的回應真好!初步寫下我的心得分享,可能會有點偏離作者的電影元素。
劇中那位鎮民代表父親,倒是讓我覺得很有親切感。自從近三年前搬到北縣某個小鎮,因擔任孩子班上的家長委員,接觸到家長會,幾次應酬上,常常看到這類「嘴臉」。
起初我有很多文化上的不適應,因為城鄉差距頗大,覺得自己混錯了地方。但是這兩年多硬撐下來,帶著禱告的心,突然對這些在此地生根、茫然度日的鄉紳有一些憐憫。
片中的觀點正好引起我的共鳴,從陌生、討厭到體會這些人的處境與感受,成為他們的朋友。本片對劇中人特別的寬容,能牽引觀看的我超越對立,真誠地了解與接納。
當然,這部片剛好在金融風暴延燒、毒奶事件陰影、阿扁洗錢案和兩岸協談紛紛擾擾的臺灣出現,整個臺灣其實苦悶到了極點。本片給大家一個喘息的機會,把心中的憤怒與無奈完全拋出去,在笑中、淚中超越惡事,重新出發。時機點對,是本片大受歡迎的原因。                                                                 【靜育於臺北】

 

Dear All:
這是一部娛樂性極高,又可以引發群眾共鳴的國產片,我很喜歡。我八九歲就離開臺灣,中文不好,臺語更不好,但還是看得笑不停,也流了淚。
我想,大部分人受感動的地方,是片中穿插的情書及橋段。整個電影於是圍繞以「缺憾」為主題的人物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件。
阿嘉是憤慨不得志的歌手(生氣到在片頭砸爛吉他還要X臺北);友子模特兒當不成只能當翻譯(醉後吐真言,泣訴著異鄉女生在外地的孤獨與寂寞);八十多歲卻還不退休的郵差茂伯雖是月琴國寶卻無人賞識,無用武之地;水蛙愛上嫁給醉漢生三胞胎的老闆娘;勞馬的老婆跑了,卻還把他的魯凱公主照片存在皮夾裡,念念不忘;早熟又名為大大的小女生在教會當司琴後又在電梯裡聽劈腿流行歌(崇拜沒結束就說被神趕出來,小腦袋大概也挺叛逆迷惑!);馬拉桑是樂團後來補上的,卻也是最積極樂觀的一位。
其實,我印象最深的是信中描述的年輕阿媽。她愛玩不照規定理髮,愛流行,為了愛也倔強固執地打包,拎著一皮箱就要逃家,跟男老師私奔到日本(有點像年輕時的我,只差沒跟人私奔,哈哈哈)。
男教師寫道:「我們所看到的星光,是從幾億光年遠的星所發射過來的。」其實,現實中所執著的,也許早已不存在,或根本只是美麗浪漫的虛幻。阿嘉的臺北夢,勞馬的老婆,水蛙的老闆娘等,這些缺憾,就像星星,沒有永恆。還不如定睛於當下出現彩虹的天空,感恩於缺憾裡的幸福,好好把他們的演唱會和諧完美地呈現出來。
我記得在信裡好像有說到,希望彩虹的兩端可以跨過海洋,連結男老師與友子。雖然最終並沒有在一起,但是當白髮蒼蒼的阿媽在片尾,坐在板凳上轉身發現阿嘉留下的七封遲了的情書,也是在遺憾六十多年過後的某種相見啊。                                                                                                          【晏君於波士頓】

 

大家好:
此片看了兩遍。看完後,內心激盪不已,心想,這部臺灣有史最賣座的電影,必然有其吸引人的原因。躺在床上,腦中不時想著接近片尾最高潮中的高潮──海邊的那場音樂會。
音樂會馬上要就要開始,友子把信交給阿嘉要他馬上去送信,已經在為高潮鋪路了。當阿嘉送完信回來對友子說「留下來,或者我跟妳走」之後,站在舞臺上的他,已經是重新活過來的阿嘉(想必是愛讓他找到了生命動力)。阿嘉創作的新歌《無樂不作》,把大家的希望、熱情引爆到最高點。
高潮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接著下一首慢歌《國境之南》及《野玫瑰》,帶給現場及觀眾更多想像空間,不管是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小男孩、小女孩⋯⋯每個人都成了自己人生故事劇中的男主角、女主角。
片中的七個主要角色,讓很多觀眾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的媽媽,有點像「國寶茂伯」。我小的時候,常看到媽媽主動爭取登臺(廟口戲臺)唱歌,還硬拉著我也要上臺唱歌。三十幾年前,在那保守的鄉下,媽媽不畏別人的眼光,執著自己的所愛─唱歌,堅持要登臺獻藝,間接也影響了我。
在美國看《海角七號》,一下子也把我的心拉回臺灣─我從小生長的土地。有希望的,臺灣電影、臺灣人、臺灣這塊地,永遠都有希望的,只要心中的愛不滅,像阿嘉一樣,在最關鍵的時刻,把愛講出來。有愛就有希望,不管中間困難多大。                                                               【美惠於新澤西】

 

親愛的大家:
我這封電郵,算是「大陸人看海角七號」的回應。
編輯同伴幾乎都是臺灣人,是不是也可以從這部影片一窺他們的心之所繫?
對於我這既不懂臺語,又不懂日語的人來說,整部影片幾乎是盯著字幕來理解。
影片開場是溫情憂傷的日語告白,點出了「離」的主題:日籍大學教師,因戰爭形勢的變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愛人;嚮往臺北的阿嘉,十五年也沒混出個樣,不得不離開臺北返鄉;年輕漂亮的友子,為了工作,不得不離開生長的日本;單親媽媽林明珠,離開了背叛她的日本男人也離開了年近八十歲的祖母;勞馬美麗的太太無法忍受丈夫的工作性質,離他而去。阿嘉的媽媽和「代表」則是因為無奈的天災或人禍,讓他們失去了另一半⋯⋯,生離死別成了襯托這個電影的大背景。
同時,我們也可以揣摩出1949年大陸政局改變,大批的臺灣外省人,不得不急匆匆地連根拔起,飄到海峽對岸的小島上,其中許多人無法把愛人、親人帶過海峽,而終身困在思念憂傷的情網中。至於我們這些海外遊子,不也是背井離鄉,曾在「離愁、情愁」中度日掙扎嗎?我想這一點是該片引起強烈共鳴的主線,是潛意識裡埋藏得太久的情緒猛然掀起的波瀾。
因著「離」而留下生命中的殘缺,留下無盡的思念和憂傷,因著「情」,而留下苦惱、怨恨、挫折和強烈的自尊心。
影片給人的表面感覺是浮躁的、鄉土的、粗俗的,然而,這些表相的後面,都有其原因或故事。這一個個故事,在畫外情書的串聯中,揭示著人類最深層和優美的情感,揭示著人性中的至純至真。這些人物讓我們感到這麼親近,是因為我們每天看著類似的故事在我們周圍上映。他們的痛苦我們能體會,他們的掙扎我們也有過,我們的心臟與他們一起跳動,沒有距離。交織於影片中的愛恨情愁觸摸到我們心靈角落中封存的往事,我們用眼淚和大笑來釋放和回應,用呼喊和掌聲來為它叫好!                                        【許芸於新澤西】

 

Dear 芸:
看妳的影評比看電影更叫我感動,足可看出妳是真正用「心」看電影。妳實在看到了我所沒有看到的,佩服!                                                                                                                                   【俐理】


親愛的許芸:
謝謝妳用真情來欣賞這部電影。我原以為此類臺灣元素的電影很難讓中國同胞認同與感動,但妳的回應使我感動,甚至眼中帶淚來讀完妳的回應。再次證明,愛,沒有國界、政治、地區的限制,只要有愛,就有感動,就有希望。                                                                                  【信惠於新澤西】


大家好:
《海角七號》恍如一道橋,帶著我離開稱為「家」的南佛州,牽引我返回久違的「鄉」。終於安安靜靜看完全片,也明白自己推托的根本原由:就像進港後不願下船的日本教師,我也近鄉情怯。

你們知道嗎?我也來自「國境之南」,是再道地不過的屏東人。
看《海角七號》像吃甘蔗。每年冬天甘蔗收成後,飄著淡淡的甜香,屬於屏東的氣味。看著電影,我的齒頰、肺腑彷彿再次被這甜充滿─在粗鄙言語、卑微人物、市囂喧嘩、塵土飛揚下,吸吮甘味;壓榨、熬煉後的結晶,卻是能帶出人幸福微笑的香氣。鄉親、故土雖卑微,他們內裡足以讓人回味無窮。
我原像那位怯懦的日本教師,早早離開海角,飛往天涯。久了,習於旁觀故土傳來的紛紛擾擾,只能任由別人指控我對故鄉漠不關心,只能把無限思念深鎖斗櫃。我一直站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望著彩虹另一端。
然而,《海角七號》卻是一座橋,帶著我離家、返鄉。像阿嘉擦身而過的背影,拎著行李,身著慎密西裝、呢帽,我步下彩虹,再次從粗糲中品嘗甘美,從黑灰中呼吸甜香。
當我為臺灣的卑微心痛,也受臺灣的韌性感動。
「國境之南」,那兒風光明媚。                                      【敏雯於佛羅里達】

 

 

海角的另一端,有許多遊子惦記那美麗的小島,《海角七號》使這群遊子們再次穿越時光隧道,笑中帶淚地回憶過去,那段穿汗衫吃香腸,或是買三嫂魷魚串的年幼時光。莞爾之餘,心中卻有領悟,愛,仍是牽動人心的元素。有愛,才會思念,才肯原諒,才能和好,才有盼望。這起初的愛所帶來的能力,想必也是導演這次拍片最深的體會吧!

 

讓我們衷心地為這群有誠意、付出真情的電影工作者代禱,期待有更多深觸人心的作品,在這疏離淡薄的時代,提醒大家勿忘信望愛,其中,最大的是愛。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