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打造敬拜】3 雕塑信仰,展現生命

雕塑家楊明忠的故事

 

文/林敏雯

圖片提供/楊明忠,林敏雯

 

榮耀天使 明亮寬廣的工作室是楊明忠構思、創作的空間。正在雕琢中的作品〈榮耀天使〉,受奇美博物館委託,將安置於新建美術館尖塔頂端。

 

明亮、寬廣,是進入這個空間的第一印象。光線從四面和頂頭的窗洩下,屋頂近二十呎高,環繞的牆像是空白畫布,張貼著照片、草圖、畫作。這裡便是雕塑家楊明忠的工作室。


望出窗外,碧草鋪陳,坐在石凳上的少女陷入沉思,兩個孩子趴在地上玩兒。住家的後院成了展示雕塑作品的沙龍。


五都改制之後,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七股區是大河曾文溪的出海口,也是藝術家構思、創作的空間。


信仰的光明面


然而這並非楊明忠成長的環境。南部鄉下保守的觀念,一如老家四合院方方整整的格局,曾經拘束他的志向。


他從小便喜歡色彩和圖象。還記得父親訂閱的雜誌上,每期封底都會附上一幅小小的畫,他能正看倒看、橫看豎看,欣賞個老半天。當決定要發展「興趣」,進入當時的藝專修習雕塑時,在鄉里間簡直被看作「歹囝仔」(壞孩子)。


憑藉著對藝術的熱情,加上一點近乎固執的堅持,明忠的持續創作開始受到肯定,作品屢次獲獎。但獲獎並不代表事業就此一帆風順,事實上,他因經濟窘迫而擔起建佛寺的藝術設計工作,以維生計。


父親曾是廟裡的主任委員,明忠自幼在拈香膜拜的氛圍中進出。每到祭典,被眾善男信女推擠著,香燭味薰眼嗆鼻,甚至被燙到。他其實不喜歡這樣的宗教,只是順著傳統文化走。


他理想中的廟寺應該是清靜寧謐,自然素樸,這不單是對建築美的概念,也是他對信仰的憧憬。不過,這理想卻與寺方要求的繁複堂皇,甚至刻意製造的神祕氣氛背道而馳。


在穩定收入與藝術良心之間,明忠必須做個取捨,經過掙扎,憑著熱情與固執,他選擇辭去這份工作。


一天在無意中,他步入一棟明亮的建築,兩側長長一列窗,成為室外花木與室內人影的媒介,光線把自然與人連接起來。這原來是教堂。明忠的心豁然開朗,這個拜耶穌的「廟」為什麼這麼不一樣,為什麼感覺這麼「好」?


開始參加禮拜、查經之後,明忠更覺稀奇,竟然有一種「教」是不需要拿香,不需要牲祭,只要以心靈來敬拜,唱詩歌來頌讚就好了。進出教會時不再需要推擠,大家都是從從容容,很自在的樣子。


新鮮的感受與過去的經驗自然地做了比較,明忠立刻產生渴慕。明知信耶穌會遭到家人強烈反對,經過掙扎,明忠和太太英淑請牧師來家中拆下觀音像、神主牌。是因為這樣明亮的信仰給了他們信心和勇氣,才能如此義無反顧。

 

創作的優游面


2011年初,明忠在臺南近郊的安平舉辦展覽「海邊的天堂」。其中一件備受讚賞的作品〈恩典如雨〉,是他在唱詩敬拜時所領受的感動。以女兒的輪廓為藍本,鏤空的身形向著雨點迎展,沁沐其中。圓潤流暢的曲線,似乎要捕捉住剎那間欣喜的律動。


這件作品被一位非基督徒醫生收購,說是要送給基督徒朋友。明忠知道,作品所表現的感覺,已能被觀賞者接受,並且與基督信仰連上線。


除了作為私人收藏,明忠的許多作品是接受委託,為學校、公園、藝術館、文化中心等機關團體製作的公共藝術裝置,藝術家藉著這些雕塑傳遞感恩、幸福的信息。他認為不論什麼信仰背景,人人都渴望追求平安、祝福,也許追求對象和管道不同,但神在人心中已經植下如此的渴慕。當站在展覽會場解說作品時,那就是他的講壇,見證神是作品中信息的來源。

 

恩典如雨 2011年作品〈恩典如雨〉,是楊明忠在唱詩敬拜時所受的感動。以圓潤流暢的曲線,捕捉住剎那間欣喜的律動。


明忠早期作品中有許多人物雕塑,因為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難的題材。近十幾年來,在加拿大維多利亞設立工作室,並在七股建造居所,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觀察神的創造,如此題材更寬廣,感動更豐富。其中2007年為黑面琵鷺保育中心設計的〈大地的舞者〉,便是從住家附近曾文溪潟湖的賞鳥區中,注目這群候鳥舞動的力道所得的成果。


卅多年來的藝術生涯,明忠也曾經歷低谷。並非沒有靈感,畢竟雕塑的題材俯拾即是,他自己認為是「感動不夠」。作品能感動觀賞者,首先要感動創作者自己;要有足夠的感動,創作者必須先成為容易被萬物感動的人。


在下筆畫草圖,動手捏塑雕琢之前,他像一位生態學生,用心觀察花草蟲鳥的色彩、成長,甚至與人的互動。明忠用心求問創造萬物的主宰,讓自己的心先被神觸摸,看看神要讓他看見什麼,感受什麼。


每當他敞開心靈,神往往給他新的眼界、新的感動,再將這樣的感動以手中的顏料或素材呈現,往往能讓人眼睛一亮。

 

藝術家與〈大地的舞者〉 2007年作品黑面琵鷺雕塑〈大地的舞者〉。楊明忠的作品取材於自然,企圖表現候鳥群舞的力道。

 

服事的真實面


全家遷居加拿大後,有一段時期,明忠與妻兒分處兩地。有信仰為連結,夫妻、親子彼此更貼心。他與家人用Skype網路通話時,經常談到與神的關係,鼓勵孩子多多親近神。孩子宛如風箏,禱告是牽繫的線,將親子的心緊緊相連。現在兒女都長大成人了,再忙也去教會、查經班,為的是要「和爸媽同一國」。


現在,明忠和妻子英淑留住七股的時間多了,常到當地教會聚會、服事。此地養殖漁業曾興盛一時,如今年輕人都進城謀生,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明忠夫婦與牧師嘗試探訪、家庭查經,但鄉民日間下田,晚上早早就寢,很難有適當的機會與他們談道。

 

小羊的旅行 人生在世,難免「誤入歧途」,感謝神把我們救回來了。從2011年作品〈小羊的旅行〉中,看見雕塑家體悟的帶領與等候。


主日早晨明忠帶著一車老人孩子作禮拜。他們多數已經下田大半天了,擦擦手腳就來,衫褲還沾有泥漬,頭臉還滿是汗水。


對藝術家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不美」。怎麼才能從車裡蒸騰的土味、汗味中,呼吸到「美」?


不過,到底什麼才是「美」?


過去的作品中,若不甚滿意,覺得不夠好,明忠就丟掉不願再看。總希望留下美好的作品,不好的作品不要留下痕跡,希望如此一來,自己的創作歷程就會完美無污點。有一次,和高齡八十六的沈哲哉老師一起作畫時,看到老師對每一張畫的珍惜,就算畫不好,還是想辦法加筆,要補救回來。


明忠有了新的領悟。即使是不滿意的作品,也可以先放一邊,過一陣子回來看,或許發展了新眼光、新感覺,可以再修改。他說,其實人哪有完美的,不都是缺點一大堆,都有不光彩、「誤入歧途」的過去,哪能遮掩、隱藏?但是神把我們救回來了。在神的修補下,這些作品才能重見天日。


從此,他也以新的眼光來看待周遭所接觸的每個人。


與助手們一起工作時,明忠和太太英淑常領著他們禱告,將當天的工作仰望神。工作室裡、車上播放的詩歌,也引起他們的好奇,是怎樣的神能受到如此的頌讚與感恩。藝術家夫婦沒有高談深奧哲理,單以坦誠的心,敞開自己的家與胸懷來接待他們。年輕人也漸漸好奇,想多認識這個讓老師如此心胸寬闊的信仰。

 

藝術的活潑面


公共藝術擺設於室外,必須和陽光、雨水共存。以放置於近海的黑面琵鷺雕塑〈大地的舞者〉為例,經過飽含鹽分的海風吹刮,已鋪上一層綠銹,難道雕塑家不心疼?明忠卻說,自然的材質腐朽,這是生命必然的變化。


這些作品取材於自然,理當在自然環境中展現,與自然元素互動。雕塑看似安靜佇立,一旦經過雨水沖刷,陽光投射,也能產生靈動美感。即使是同一件作品,在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甚至一天當中的不同時段觀賞,都有不同面貌,好像一個人的許多情緒、特性。就是因為有生命氣息,才會有變化,也因為產生變化,更反應出生命的動態。


創作不也是如此。即使作品已得到高評價,極受歡迎,明忠不覺得已經做出最滿意的作品。這麼一股追求最滿意作品的渴望催促他持續觀察、感受、創作。他自己說,一件雕塑完成後,當下都覺得不錯。可是過段時間再看,就覺得很抱歉了。


他明白,創作生涯中每一時期都有不同感動、不同作法,回頭看過去的作品,又和完成之時、展覽之時的眼光不同。也許,這表示自己裡面還有生命,還會成長。

 

製作〈思慕的魚〉 楊明忠用心觀察花草蟲鳥,再以不同素材展現心中的感動。圖為以回收光碟製作〈思慕的魚〉,2008年臺灣燈會參展作品。


投身藝術工作三十多年來,明忠有位賢妻在旁打理一切。無論是文學、音樂、藝術的創作,都要求高度專注。他自己也承認,很多時候拿創作來作為藉口,躲進工作室裡「靜修」,逃開繁瑣的人際往來。太太英淑攬起回電話,接洽委託工作的機構,整理作品照片存檔等等瑣碎事務,讓他奢侈地專心創作。明忠想想,其實應該好好感謝她才對。


夫妻倆生活、工作都在一起,難免磕磕踫踫。從不斷磨合中學習容忍、相愛,回首來時路,他們看見的是倆人一起成長。

 

思慕的魚 味鮮價廉的虱目魚,經由雕塑家的手展現神的意念,在宏大氣度中猶有細膩關注。


七股近海,拜媽祖、王爺的傳統根深柢固,是五都改制前,原臺南縣境內惟一沒有教堂的鄉鎮。他們憧憬興建一座田野間的殿堂,有寬敞明亮的主堂,和讓人徘徊其中的庭園。外牆甚至可請國內外基督徒藝術家創作壁畫,給公路上川流的車輛和為生計奔波的鄉民,一個視覺的驚喜,一個心靈的憩息。


明忠指出,敬拜的殿堂往往傳達出當時的神學觀,因此歐洲有諾曼式、哥德式教堂的樸實或高聳,不見得非以彩繪玻璃才可表現教堂的美。從建築物內外色彩的使用、景觀設計、家具擺置等等巧思,在教會的印刷品上加入一點悅人耳目的創意設計,都能讓來到這裡的人,有一個身心靈的美的經驗。


神創造宇宙萬物,投進多少了創意,經營了多少美感。身為藝術家,明忠只想藉由手中作品,展現神的意念,在宏大氣度中猶有細膩關注。


夏天傍晚,與藝術家夫婦一起走在曾文溪出海口的沙灘上,放眼一片寬廣。尚未歸家的夕陽映射海波,金光燦燦;倒塌的漁寮宛如傾斜的十架,展臂連結海與天。明忠駐足凝望,心似乎被這一幕觸動了。


是明亮、寬廣的神給了他新的感動?是否有新的作品要產生,傳達這一刻的明亮、寬廣?

 

對楊明忠來說,雕塑是敬拜的方式;每一個展現作品的地方,就是敬拜的聖殿。

 

 

記者小檔案

林敏雯,投身文字事奉,專注寫作與編輯。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