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改篇】追隨先賢腳蹤

宗教改革500週年之旅所見所思

 

文、圖/溫英幹

 

 

2017年是馬丁‧路德開始宗教改革運動500週年,全世界,特別是德國及附近國家的基督新教信徒都以不同的方式擴大慶祝,與宗教改革有關國家的旅遊更是熾熱。我們有幸早一步在2017年3月27日至4月8日期間參加宗教改革之旅,對宗教改革的背景及運動過程有進一步了解,得益匪淺。

 

這次宗教之旅由美國馬利蘭中華聖經教會的張麟至牧師規劃及解說,孫樹森弟兄擔任聯繫人,請臺灣專門從事與基督教歷史有關旅遊的耶路撒冷旅行社負責安排旅程及導遊(陳思麥弟兄),共有三十八位團員成行,以宗教改革先驅的的生平故事與牧養經歷為重點,從1415年被教廷定為異端而燒死殉道的捷克人胡斯開始,到路德、慈運理及加爾文等,此行為期十三天,走過二十五個城市。

 

本文敘述大致依照宗教改革的歷史軌跡,而不是照行程安排,分為路德、慈運理及加爾文宗改路線,反應宗改的來龍去末。由於篇幅所限,只簡述十九個與宗教改革關係較為密切的城市。

 

▲旅行路線圖。

 

一、路德的改教運動

 

路德一生活躍的地方,主要有艾斯里本(Eisleben),艾弗特(Erfurt),及威登堡(Wittenberg)。

 

艾斯里本

 

是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xony-Anhalt)的一個城鎮,是路德出生(1483年11月10日)和去世(1546年2月18日)的地方,有路德出生和去世的房屋、出生次日領洗的聖彼得保羅教堂(St. Peter and Paul Church),以及最後一次講道的聖安德列教堂(St. Andrew’s Church)。1997年,該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我們參觀路德出生地博物館及路德安息故居,想像一代宗師出生於斯,安息於斯,卻縱橫歐洲各地推動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

 

▲艾斯里本,路德出生地博物館。

 

艾弗特

 

是路德在大學受教及決定成為神甫的地方。1501年,路德十七歲進入艾弗特大學,四年後取得文學碩士學位。1505年7月2日,路德在回校路上險些被雷電擊中,在危急恐懼中他對礦工的保護聖人聖安娜呼喊發願,如果獲救願為僧侶。

 

路德脫險後果然於五天後履行諾言進入當地奧古斯丁修道院,於1507年被祝聖為神甫。他在修道院刻苦修行,勤於認罪,但經常得不到赦罪的平安。路德在艾弗特的修會遇見教區長斯道皮次(Johann von Staupitz, 1460-1524),成為鼓勵支持他的導師。

 

威登堡

 

是薩克森領地的首府,薩克森選侯智者腓德烈(Frederick the Wise, Elector of Saxony, 1463-1525)於1502年創建威登堡大學(University of Wittenberg),聘請斯道皮次為教務長。斯氏很欣賞路德在學術上的天賦,鼓勵他進入威登堡大學繼續進修。1508年路德獲聖經研究學士,1509年獲語法學學士,1512年獲神學博士,並在該校任教。1510年路德被修會派往羅馬討論修會的問題,他對教廷的腐敗非常失望,也使他對教會問題有近距離的了解。艾弗特大學,修會,威登堡大學的教學經驗和他對教廷的了解,為他提供了良好的裝備,使他日後能進行宗教改革。

 

1517年,羅馬教廷推動一次特大規模的出售「全大赦」贖罪券活動(贖買過去所犯所有罪的刑罰)。路德看不慣教廷這種腐敗行為,於10月31日諸聖節前一天,在威登堡城堡教堂大門上以拉丁文貼上「大字報」,列出反對出售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述〉,徵求學術界辯論。隨即有人將它譯為德文,靠著約七十年前古騰堡剛剛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印刷發行,很快即傳佈到德意志及其他歐洲地區,成了燃火點,引發了一連串的宗教改革運動。

 

▲威登堡聖瑪麗教堂,路德在此講道。

 

路德改教能成功,要歸功於政治勢力的保護。智者腓德烈支持路德及其「同路人」的改革,並保護路德的生命安全,不然路德會像一世紀之前的改教先驅胡斯一樣,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教廷判為異端而處死。

 

1517年〈九十五條論述〉一炮而響之後,宗教改革風起雲湧,路德一直坐鎮在威登堡。起初他只是批評贖罪券的做法,對教廷的權柄還是很尊重的,但之後的發展,使路德與教廷完全決裂。

 

1520年6月15日,教皇發表詔書,下令焚燒路德一切的書籍,命令路德在六十天內撤銷所有言論,不然將被革除教籍。這是極為嚴重的處罰,據教廷的說法,被革除教籍者永遠不能得救贖。路德於該年12月10日詔書送達第六十天,與威大師生在城門口焚燒詔書與教會法等,與教廷公開對抗。威市正式成為宗教改革的發源地,也是歐洲當時最重要的新教中心。

 

▲威登堡聖瑪麗教堂內的壁畫,上面繪有著名宗改家與耶穌一起晚餐。

 

威登堡城堡教堂也是路德與另一改教大將、作戰夥伴、威登堡大學神學教授墨蘭頓(Philipp Melanchthon,1497-1560)下葬之處,內有兩人的墓碑。路德的墓碑上刻有下列碑文:「這裡埋葬的是神聖神學博士馬丁‧路德,於基督1546年2月18日逝世於他的家鄉艾斯里本,享年六十三歲兩個月又十天。」

 

我們在墓碑前緬懷先賢,不勝欽佩。路德和墨蘭頓一生只活了六十三歲(當時已算高壽),其參與改教運動長達近三十年,不畏生命危險,扳動世界,讓教會回歸正統,成為神的忠僕,名垂千古。後來為紀念路德的偉業,威登堡官方名稱改為威登堡‧路德市(Lutherstadt Wittenberg)。

 

奧格斯堡(Augsburg)

 

本城在宗教改革期間佔有重要地位。1518年8月7日,路德接到羅馬教廷傳票要他在六十天內到羅馬出庭,回應對他的異端和抗命的控告。對路德而言,此行將是危險重重,性命難保。經過腓德烈的居中斡旋,路德得以在10月12-14日在奧格斯堡召開的帝國議會期間,接受樞機主教迦耶坦(Thomas Cardinal Cajetan,1469-1534)私下審查,並得到教宗給予的人身安全保證。迦耶坦在下榻的富商富格(Fogger)私宅中會見路德,要路德反悔。路德反對迦耶坦強調教宗是聖經的解釋者,教宗高於議會及教會的一切的說法。雙方不歡而散。

 

十二年之後,1530年4月,路德派神學家和選帝侯來奧格斯堡參加另一次帝國會議,當時路德因為在稍早的沃木斯帝國會議被判異端,仍在被通緝中,不得到奧格斯堡開帝國會議,躲在薩克森選侯領地南端的科堡遙控會議進展。當年6月25日,擁護路德的選侯和神學家在會議中宣佈〈奧格斯堡信條〉(Augsburg Confession),代表路德神學的總歸納,以及路德派信徒在政治上的大勝利。

 

▲路德在1530年4月奧格斯堡帝國會議期間,坐鎮科堡。

 

1555年9月25日,路德過世後九年多,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和斯馬加登聯盟簽署〈奧格斯堡和平協議〉(Peace of Augsburg),使帝國內宗教少數受到法律保護,允許各地諸侯在路德教派與天主教之間擇一為當地官方宗教。加爾文派要到三十年戰爭(1618-1648)結束並簽署〈西發里亞和平協議〉(Peace of Westphalia)之後才被允許,至此宗教改革才算完全得到承認。

 

我們在奧格斯堡參觀的聖烏爾里希和聖阿夫拉修道院(St. Ulrich's and St. Afra's Abbey)是位於德國的一座歷史悠久的本篤會修道院。十世紀起興建,1802年解散時,該修會有領地112平方公里,可見天主教勢力之大。另外我們也參觀了聖安妮教堂及發表〈奧格斯堡信條〉的主教宮殿舊址,看到天主教昔日主教宮殿之奢華,與一般修士生活之清苦成為強烈對比。

 

▲奧格斯堡,著名天主教修道院St. Ulrich's and St. Afra's Abbey。

 

萊比錫(Leipzig)

 

德國薩克森州及前東德第二大城市,矗立許多巴羅克風格的建築,孕育了許多文學家、哲學家及藝術家,如歌德、尼采、萊布尼茲等。音樂家之父巴哈在此地聖多馬教堂工作(1723-1750),並安葬於內。音樂家華格納、孟德爾及舒曼曾經活躍於此市。尼古拉教堂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也是1989年東德的革命發源地,柏林圍牆一夕之間倒塌,與該教堂的活動有關。我們在萊比錫參觀聖多馬教堂、市政廳、及尼可拉教堂。

 

1519年7月4至27日,路德一行與萊比錫大學的神學教授厄克的邁爾(Johann Maier of Eck,1486-1543)進行大辯論。他本是路德的老朋友,也是一位卓越的天主教學者,在路德發表論綱後,他發表一系列文章反對路德的觀點,並邀請路德的同事卡爾施塔特(Andreas Karlstadt, 1486-1541)到萊比錫進行辯論,路德與墨蘭頓及許多威登堡大學的學生也參加。雙方僵持不下,不得不休會。邁爾警告路德,說他在走100年前胡斯的路線。1520年2月,路德宣稱:「我們都是胡斯派,只是不知道而已。」雙方正式決裂,以致教皇1520年6月15日發表詔書,下令焚毀路德的一切著作(如前述)。萊比錫辯論,使路德聲望更大,改教之風愈熾。

 

布拉格(Prague)

 

捷克首都,改教先驅胡斯(Jan Hus,1372-1415)的故鄉。胡斯是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1402年起,胡斯在伯利恒小教堂用捷克語佈道,讓平信徒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被教廷視為異端,於1411年革除其教籍;1414年,被德國康斯坦茲宗教會議判決有罪,於次年7月6日在該地被處以火刑,時年四十三歲。一百年後,路德在不知覺的情況下,秉持與胡斯類似的神學理論,反對天主教的倒行逆施,引發宗教改革,卻成功了。1999年,羅馬天主教會進行道歉,為胡斯平反。

 

▲旅遊團在布拉格的伯利恆小講堂主日敬拜,是十五世紀胡斯講道的教堂。

 

4月2日主日我們剛好旅行到布拉格,特別安排在伯利恆小教堂舉行主日敬拜,由張麟至牧師領會及證道,之後參觀教堂各種展示,有如重回歷史現場。壁畫有胡斯被火燒死的情景,顯示中世紀天主教對待他們認為是異端者的殘忍。人類經常替天行道,慘絕人寰地殘殺異己,特別是被政治及宗教勢力所迫害的思想犯,到現代還存在。

 

▲布拉格市區中捷克改教及殉道者胡斯的雕像。

 

沃木斯(Worms)

 

1521年1月3日,路德被教廷正式革除教籍。選侯智者腓德烈堅持要對路德聽證後才能判決他是否有罪,並得到神聖羅馬帝國新皇帝查理五世的同意,傳訊路德,並授予安全保證。路德於1521年4月17日,在沃木斯帝國議會中,當著所有王公及帝國城市代表之面受審,被要求反悔,收回反抗的言論。路德在被允許思考一天後,於次日表示他拒絕反悔,除非有人能通過聖經指出他的錯誤。據說他說了下述名言:「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求神幫助我,阿們。」

 

▲沃木斯,路德1521年在此受審。

 

5月25日,查理五世發佈了判決,路德被確認為異端,稱為〈沃木斯議會〉議案,六位選侯中有四位簽了字,腓德烈和另外一位沒有簽。我們在沃木斯議會建築前駐足觀看,也到附近宗教改革紀念公園瞻仰上面幾位重要宗教改革者的雕像。遊客如織,陽光普照,卻帶點冷風;想像剛好500年前,這裡是氣氛凝滯,三十八歲的路德冒著生命危險,堅守立場,為信仰辯護,風骨崢嶸,令人欽佩。

 

▲沃木斯宗教改革紀念公園,旅行團於3/27在宗教改革家雕像前合影。

 

艾森納(Eisenach)

 

在艾斯里本附近,1498到1501年間,路德曾在艾森納修讀書院,以預備入讀艾弗特大學。這裡最有名的地方是瓦特堡,原為中世紀匈牙利聖伊莉莎白(St. Elisabeth of Hungary,1207-1231)之故居,內有許多壁畫描述聖伊莉莎白之善行。

 

路德在沃木斯會議後,全身而退,並沒有遭到殺身之禍,但卻告失蹤,有傳言他已經遇害。事實上是腓德烈為了保護路德,在4月26日路德回威登堡的路上,派兵「綁架」他,把他偷偷藏在路德年輕時居住過的瓦特堡,化名為喬治爵士。

 

他在那裡隱居了十個月,完成了整本新約由希臘文翻譯為德文的初稿,並於1522年9月正式出版。1534年完成全本德語聖經的翻譯。路德除了翻譯聖經外,也有很多神學及辯論其思想的著作,並創作許多聖詩,其中最著名的是根據詩篇46篇,寫於1527-1529之間的〈上主是我堅固保障〉,在宗教改革期間鼓舞振奮許多人心;現在連有些天主教會也用在彌撒中。

 

▲艾森納瓦特堡,1521年4月開始,路德在此隱居十個月。

 

施拜爾(Speyer)

 

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Rhineland-Palatinate)萊茵河畔的一座城市,為所謂「抗議宗」的發源地。1529年4月19日,神聖羅馬帝國在此召開帝國會議,討論解凍迫害新教徒的「沃木斯議會」議案,遭到部分與會的諸侯和自由城市代表的反對,史稱「抗議者」(Protestant),即新教徒的代名詞。這裡主要景點是天主教的施拜爾大教堂,紀念施拜爾的聖徒聖瑪麗;1981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托爾高(Torgau)

 

在東德易北(Elbe)河畔,薩克森州西北邊。二次大戰末期1945年美國及蘇聯紅軍在此會師,我們參觀其紀念碑。該市與宗改關係密切。1529年,路德與其他改教家在附近寫了一份關於教會儀式的著作,並在1530年3月起草托爾高信條(Torgau Confession)。4月3日選侯們從托爾高出發,4月23日抵達科堡與路德相會之後再去參加奧格斯堡帝國會議(見前述)。

 

1544年,路德在托爾高啟用世界上第一座新教教堂。1552年,路德妻子凱薩琳(Katharina von Bora)在托爾高遭馬車車禍,骨折而逝,葬於此市之聖馬連教堂(St. Marien)。凱薩琳之前是修女,後來因為宗教改革而離開修道院,於1525年與路德結婚。我們參觀凱薩琳的故居,現為博物館。路德及其他教士相繼結婚也成了之後新教神職人員可以結婚成家的傳統。

 

科堡(Coburg)

 

如前所述,路德在奧格斯堡帝國會議期間住在科堡城堡內六個月(1530年4月3日起)遙控會議情況。在這段期間,路德將部分舊約譯成德文。

 

我們參觀宏偉的城堡,內有路德住宿的房間、禮拜堂,及戰車兵器博物館。各式各樣的戰車與殺人武器令人印象深刻,展現了人類自相殘殺,民不聊生之景。宗教改革運動到處開花結果,但也帶來思想的震蕩與分裂,並引起許多政治鬥爭及後來的宗教戰爭,是宗改的後遺症。

 

斯馬卡登(Schmalkalden)

 

位於威登堡之南。歐洲支持宗改的諸侯與代表由黑森選侯腓力一世帶領,於1531年在這山城組成「斯馬卡登聯盟」,與天主教和皇帝對抗。路德與幾位改教家在聖喬治教堂為這些諸侯講道,並在1537撰寫〈斯馬卡登信條〉。

 

▲斯馬卡登聯盟之處。

 

宗教改革的散佈

 

1527年,薩克森將路德宗的改革教派定為官方信仰;到1530年〈奧格斯堡信條〉發佈後,德意志境內有一半成為新教領地。路德餘生除為宗改奔波外,也致力於制定完善後來成為路德宗教會的禮儀、信條、音樂等。

 

1534年,他翻譯的德語新舊約全書出版。之後幾年,路德在威登堡實行一系列穩健的改革步驟,使威登堡成為宗教改革的重鎮。1546年2月18日,路德息勞歸主,結束他名垂千古的事業。使徒行傳十三章36節說:「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和合本小字)可以很貼切地用來描述路德的貢獻。

 

路德所帶領的改教運動也影響歐洲各地紛紛進行改革。例如慈運理在瑞士邦聯的蘇黎世進行相對獨立的宗教改革,1523年,蘇黎世接受新教。英格蘭國教會1529至1537年逐漸從羅馬教會獨立出來,開始自己的宗教改革(改革程度較低)。加爾文1541年開始,以日內瓦為根據地進行宗教改革,後來影響達到歐洲各地。1537年,丹麥、挪威接受路德宗作為官方信仰,並繼續在北歐傳播。法國以天主教為主,但加爾文派的新教仍然成長。

 

二、慈運理的改教運動

 

慈運理(Ulrich Zwingli),1484年1月1日生於瑞士,與路德同時代,卻因參戰而於1531年10月11日四十七歲時,盛年早逝。他在維也納大學和巴塞爾大學受教育,1518年成為蘇黎世大教堂神甫。他本身反對贖罪券和崇拜馬利亞等傳統信仰,宣揚宗教改革理念。1522年,因反對在大齋期禁食受到公眾關注。1525年推出新禮儀,之後宗教改革擴及瑞士邦聯及其他地區。

 

1530年年末,黑森的腓力一世成立了斯馬加登聯盟,四個城邦加入了以路德宗〈奧格斯堡信條〉為主的同盟。由於聯盟的條件寬鬆,蘇黎世、巴塞爾、伯恩原本考慮加入,但慈運理無法接受,並寫信嚴厲拒絕。這侵犯到腓力一世的立場,使他切斷慈運理與聯盟的關係,導致慈運理的市民同盟在瑞士邦聯的宗教衝突中失去所有外部盟友。

 

1531年,慈運理的聯盟意圖對天主教各城邦進行糧食封鎖,五個天主教城邦突然襲擊蘇黎世,慈運理以隨軍牧師的身分在卡佩爾戰死。慈運理所留下的神學思想、禮儀及教會制度,至今仍影響著改革宗教會。

 

參觀慈運理改教的地方,我個人覺得他堅持自己的思想,毫不妥協,手段激烈,終至賠上性命,有點可惜。在基要信仰上不可妥協,但在次要教義例如洗禮方式、聖餐解釋,大家意見可能不同,其實可以彼此容忍、互相接納。在次要教義上不肯妥協造成教會分裂與衝突,也許是不必要的。

 

▲蘇黎世大教堂,慈運理改教根據地。

 

蘇黎世(Zurich)

 

1520年,慈運理在瑞士蘇黎世大教堂任職期間,開始了德語區宗教改革。1523年,他贏得了一系列由法官主持的辯論,最終導致當地政權批准教會與羅馬教宗斷絕關係。

 

我們參觀了蘇黎世大教堂,外邊就是慈運理及繼承其工作的改教家布林格(Heinrich Bullinger,1504-1575)雕像。布林格沉穩剛毅,不像加爾文和路德一般有爭議,其神學思想影響後代甚鉅。

 

馬爾堡(Marburg)

 

馬爾堡屬於德國黑森(Hesse)州,離開西邊的法蘭克福約100公里。1529年,黑森選侯腓力一世召集路德與慈運理在馬爾堡城堡(Marburg Castle)進行會談,解決教義分歧問題,其他出席者有數位改教家。雙方對前面十四條半信仰都有共識,但在聖餐禮的意義及觀點上則各持己見:路德認為聖餐中基督的確實質降臨(同質說),而慈運理則認為聖餐只是一種象徵性的紀念(象徵說)。 兩派整合失敗以致決裂,殊為可惜。

 

馬爾堡是此行最後第二站,我們一早從旅館出發,上坡到城堡。從城堡外端俯視馬爾堡市容,教堂尖塔對照樹林中散佈的房屋,別具特色。城堡內有許多圖像,說明馬爾堡會談經過以及陳列歷史文物的博物館。之後我們西行回到法蘭克福—這次旅行的起點與終點。該城值得一遊,但因與宗教改革的關係不大,在此不多敘述。

 

▲馬爾堡,1530年路德派與慈運理派在此辯論神學問題。

 

三、加爾文的改教運動

 

加爾文(John Calvin),1509年7月10日生於巴黎,1564年5月27日卒,是三位大改教家中最年輕的一位,早期信奉天主教。1523年,加爾文到巴黎讀大學專攻拉丁文;1528年入奧爾良(Orleans)大學讀法律;1529年轉到柏格(Bourges)大學讀法律;1531年回到巴黎讀神學。

 

1533年,他改信更正教,年二十四歲時(那時路德五十歲);1534年赴瑞士巴塞爾,並於1536年在那裡發表《基督教要義》拉丁文初版(年僅廿七歲)。同年被改教家法瑞(William Farel, 1489-1565)邀請赴日內瓦進行改教運動。

 

1538年,因嚴格改教與市政當局衝突,被迫出走到史特拉斯堡長達三年;1541年受邀重返日內瓦,建立日內瓦改革宗教會,和日內瓦市和地方教區牧師團組成領導機構,到逝世前,一直是市級牧師團主席。

 

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

 

位於法國東部,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駐有歐盟及歐洲許多重要機構。德國法國許多名人如谷騰堡、加爾文、歌德、莫札特、巴斯德曾在此城居留過。另一宗改時期重要成員布瑟爾(Martin Baucer,1491-1551)曾經參加馬爾堡會談,在此工作長達二十六年(1523-1549)。

 

1520年代宗教改革期間,該市接受了路德的教導,在下一個世紀創建了史特拉斯堡大學,現為法國規模第二大的大學。新教清除偶像的主張,導致許多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被毀。我們參觀了建於十二世紀的著名主教座堂,及加爾文住了約三年之久的聖多馬教堂。該教堂也是被譽為「非洲之父」的宣教士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經常演奏風琴之處。

 

巴塞爾(Basel)

 

瑞士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蘇黎世和日內瓦),在萊茵河畔,與法國和德國為鄰。荷蘭著名人文主義思想家與神學家伊拉斯姆(Erasmus,1466-1536)曾於巴塞爾任教,並度過晚年。他於1515年出版希臘文新約(用新發明的印刷術),風行歐洲。他對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響。本來路德很欽佩他,但後來兩人交惡,彼此指責。雖然伊拉斯姆是天主教徒,但對驕奢過度的羅馬教廷及教會也加以尖銳批評。

 

該城於1529年皈依新教。如前所述,1536年,加爾文在此首次發表他的著作《基督教要義》拉丁文版。我們參觀了建於中世紀的巴塞爾大教堂,內有伊拉斯姆的墳墓。

 

日內瓦(Geneva)

 

瑞士第二大城市,許多聯合國附屬組織及國際組織坐落於此。由於加爾文等人帶領的宗教改革,日內瓦常被喻為「新教的羅馬」。位於老城區的日內瓦聖彼得大教堂便是加爾文自己的教堂,他在此牧會長達二十五年。

 

我們參觀加爾文創辦的日內瓦學院及日內瓦大學,又在聖彼得大教堂站在他曾經站過的講臺上,還參觀了加爾文故居。比鄰聖彼得教堂的,是長老會的孕育之地—諾克斯紀念教堂。諾克斯(John Knox,1513-1572)是蘇格蘭改教家,蘇格蘭長老會創始人,曾在此追隨加爾文。

 

在日內瓦大學內有一座長達百米的白色改教圍牆(Reformation Wall),為1909年紀念加爾文誕辰400週年及日內瓦大學創校350週年而建,上面刻有十六世紀加爾文和其同時期瑞士與英國的十位著名加爾文派改教家的雕像,非常壯觀。在白牆兩邊都有以拉丁文書寫的銘文:「黑暗之後,光。」(After darkness, light)簡短有力,帶給人耳目一新、期待光明的感覺。在寬闊的日內瓦湖邊眺望遠處的噴泉及對岸的風景,有如世外桃源。

 

▲日內瓦加爾文牧會長達廿五年的聖彼得教堂。

 

▲日內瓦大學加爾文派改教家雕像牆。

 

伯恩(Bern)

 

瑞士第四大城,其舊城區今日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定的世界遺產。市集大道的拱廊建築,別開生面,路中矗立許多雕像,如正義女神及吃嬰孩的人,還有愛因斯坦的故居。此外市集大道頂端的鐘樓也因機器人定時出來報時而聞名於世。伯恩在1528年皈依新教,伯恩大教堂是慈運理改教之處。

 

四、宗教改革之旅的感想

 

際遇迥異。路德當初貼出九十五條論述,原意只是要學術界一起思考辯論,並沒有要與教廷對抗;沒想到卻如星火燎原,把他推上歷史舞臺。早他一百年的胡斯就沒有那麼幸運,同樣的思維,卻被燒死殉道。

 

路德的勇氣可嘉。在樞機主教迦耶坦的私審及在沃木斯帝國會議的公審中,路德都以堅定的立場對抗教廷與皇帝的威脅,最後被革除教籍。他在釐清思慮後也義無反顧地與教廷決裂,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但路德如果沒有得到政治勢力的保護,一人也難敵龐大的天主教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逼迫勢力。

 

得道者多助。由於路德抓住福音的真理,回歸聖經的本意,吸引其他改教家及許多贊成改教的諸侯一起奮鬥。路德改教的成功,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是神藉著路德及其他改教家將信仰拉回正確的道路。

 

回歸聖經。路德「人人皆祭司」的觀念,打破了天主教教廷及神甫對聖經解釋權的壟斷,使人人能自行了解聖經,直接向神禱告;其次,五個惟獨—「惟獨信心」、「惟獨恩典」、「惟獨聖經」、「惟獨基督」及「惟獨神榮耀」,使信仰回歸初代福音原貌,影響之後幾世紀之發展。

 

宗改對後世有多方面影響。路德和加爾文都主張職場也是敬拜神的地方,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神的榮耀而行,這些思想發展出一套「基督新教的倫理精神」,助長了資本主義的發達,引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及造成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現代科學的進步也要部分歸功於宗教改革。改教運動也迫使天主教進行改革,雖然仍然與新教不同,但也有進步。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穫是把過去學習宗教改革的書本知識化為親身體會。走過這些與宗教改革有關的城市,參觀天主教堂及新教教堂,可以體會當時改教家的艱辛歷程,他們經常要冒生命危險,卻義無反顧。

 

宗教迫害何時了?宗教改革期間也引發幾個戰爭,如三十年戰爭(1618-1648),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全歐參與的大規模國際戰爭,約八百萬人喪生,大都在德國境內。

 

人類為了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殘殺,尤其是基督徒之間的殺戮,根本違背主耶穌基督要人彼此相愛的命令。宗教迫害到了當代還不時發生,主要是穆斯林極端分子迫害基督徒。2012年11月,德國總理梅克爾宣稱基督教是世界上受迫害最嚴重的宗教。廿一世紀的現代人還會因為思想信仰不同而遭受屠殺,令人不可思議。

 

仍需為主奮戰。現在雖然交通及資訊發達,但人心仍然需要福音,靈魂仍然需要得救,我們仍需盡力傳福音。路德給我們的榜樣是勇往直前,以大無畏的心態為捍衛真理而戰。

 

 

作者小檔案

溫英幹,擁有美國財金分析師(CFA)證照,為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董事會主席,本刊國度人才單元企編。現任臺灣東華大學經濟系及財金系榮譽教授及美國冠冕財務事工美國華人外展事工主任。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