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篇2】

瘀黑印記:呼喊與聆聽

 

文/陳麗莉

 

 

「滿肚子的話,卻一句也說不出。」這是眼前這群從家鄉遠道而來,參加「留守兒童夏令營」的孩子們共有的一項特質。活動室裡,那位身材高大的老師,指著手臂上一塊塊瘀黑告訴我說:「阿輝打的!」真令人吃驚!我一方面疼惜志願老師的愛心與忍耐,一方面不解為何小孩子竟有如此大的力氣和怨恨?

 

阿輝已是第二年參加夏令營,是營內臭名四播的「天王」。他從不說話,一切事習慣用拳頭解決!小小個子,不僅力氣驚人,甚至可以一拳接著一拳,連打半小時不停手。他的內心究竟是個甚麼樣的世界?

 

來服事的志願者老師們,有些已是連續數年、每年請假自費前來,原因很簡單:牽掛孩子們!這位身材高大的老師是名傳道人,受聘教會讓他進入關懷留守兒童的事工已有數年。高大威猛的他情願白白忍受小拳頭的捶打,因為牽動他內心那股柔情的,是一份奇妙的愛。他說:「我想起耶穌基督。」

 

表面上是孩子打老師,實際上是孩子在說話。一句句表達不出來的話,好多好多堆積在心裡的話。留守兒童是城鄉差異、貧富懸殊的產物,全中國六千一百萬。這些孩子長期單獨或與親戚住在偏鄉,與遠在城市打工的父母相隔兩地,從沒機會傾訴、表達隱藏的情感,最終形成嚴重的人際溝通障礙。

 

表面上看是老師在挨打,實際上是老師在說話。「說出來吧,孩子,我等著聽。」老師忍痛挨打,輕柔地對孩子說:「不管世界如何變化,有一位永不離開的天父爸爸,等著聽祂的孩子向祂說話。」發泄了半個多小時之後,阿輝累得靠著老師肩膊睡著了。老師對我說:「一會兒睡醒了,他就會說話。」

 

這家工廠與志願機構合辦的「留守兒童夏令營」,每年約有五、六百名來自各省的工人子女,參與為期五週的免費營會活動,期望藉此「留住工人」。這間志願機構每年招募培訓五、六百名志願者,「用愛填滿孩子心」,期望藉此拆解社會問題,防患於未然。

 

我向來不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溫情動物,然而此刻亦感淒然。在那瞬間,突然發現:手臂上的瘀黑,其實是人心傷痛的表達。留守兒童象徵另一個更深層的事實是:你和我,人生路上,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被拋棄的傷痛,內心躲著一個「無助的孩子」。這「無助的孩子」,除了接受耶穌基督的愛,繼而向其他有需要的孩子付出愛,真是毫無他法!

 

 

作者小檔案

陳麗莉,公益機構負責人,心理學碩士,專職義工訓練、團隊領導力建立、以及留守兒童服務,超過十年。誠願與志同道合者攜手協力,為孩子營建有愛的家。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